•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lì shǒu

成语解释:指断案敏捷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裴凗传》:“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能吏

繁体字形:霹雳手

英文翻译:a judge capable of making fast decisions

霹雳手的意思

霹:1.〔霹雳〕响声极大的雷。2.〔霹雷〕即“霹雳”。

雳:见〔霹雳〕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成语评论

霹雳手”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最早用来形容断案如神的官员,后来泛指做事干脆利落的人。比如,公司会议上有人提出一个复杂的方案漏洞,老张三言两语就指出了关键问题,同事竖起大拇指说:“不愧是霹雳手,一眼看到本质!”这里用“霹雳手”既夸赞了老张的敏锐,又点出了他解决问题的速度。

有人可能会问:“霹雳手和雷厉风行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部门经理要求三天完成项目复盘,小王通宵整理数据、协调团队,第二天中午就提交了报告——这是雷厉风行;而小李在复盘会上直接点出流程中的结构性缺陷,并提出替代方案——这才是霹雳手的精髓。前者侧重执行速度,后者强调精准判断。

生活中怎么用这个成语?想象你家水管突然爆裂,维修师傅五分钟找到隐藏的阀门位置,十分钟更换完零件。这时候对邻居说:“幸亏来了个霹雳手老师傅”,既生动又贴切。这种用法跳出了职场场景,说明只要解决问题又快又准,都能用霹雳手形容。

值得注意的是,霹雳手未必总是正面的。比如投资顾问快速推荐高风险产品,可能会被客户嘀咕:“这位霹雳手,是不是太草率了?”这里成语带上了微妙的反讽意味。可见语境不同,褒贬色彩也会变化,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关键看怎么用。

在数字时代,霹雳手的特质其实更值钱了。当信息过载成为常态,能快速筛选关键信息的人就像戴着金属探测器的淘金者。不过也要警惕变成“伪霹雳手”——有些短视频里号称三分钟读完名著,那种碎片化理解反而会扭曲原意。真正的霹雳手,应该是快而不糙,准而不僵。

观察职场中的霹雳手们,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特点:都建立了自己的决策框架。就像厨师不用尝遍所有调料就知道怎么搭配,他们凭经验积累的“认知快捷键”,既保证速度又不失准头。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无数次“快问快答”中磨出来的。

霹雳手的造句

  1. 造句 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2. 造句 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吾人今日处兹乱世,认定一事于道德良心均无悖逆,则应放胆做去,无所顾怯,所谓既要仁慈,又要痛快也。
  3. 造句 郭晋忠一看,那坐在中间之人正是霹雳手辛八。
  4. 造句 没想到叱咤整个天元领域的霹雳手竟然这么的低调!“刚才的能量球,是他们两个做出来的吗?”。
  5. 造句 故而,处之此事就当以疾如迅雷之霹雳手段,方能尽快的弭患无形。
  6. 造句 等等!他叫混元霹雳手成昆?成昆长他这衰样?“你是成昆?”。
  7. 造句 早就听说太原霹雳手辛八卖身投靠清人为走狗,今日一看果然不虚。
  8. 造句 其他的则有太原府霹雳手辛八和晋中五虎中的三虎,金枪突哈,黑水双狼孟氏兄弟二人,还有长白雌雄双剑马行端夫妇以及连环炮鲁南等人在列。
  9. 造句 以老臣看来,清剿匪患不但需要霹雳手段,还需要恩泽并举,对那些因生活所迫无奈为匪的从犯们施以德惠,使之迷途知返。
  10. 造句 以种种雷霆霹雳手段,清除掉了朝中旧臣,将皇权纳入己手,是武则天从女人到女皇的转变中最关键的时期。

"霹雳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