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tiān pī lì
成语解释: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成语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南康军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青天霹雳
英文翻译:a bolt from the blue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霹:1.〔霹雳〕响声极大的雷。2.〔霹雷〕即“霹雳”。
雳:见〔霹雳〕
“青天霹雳”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就像大晴天突然劈下一道闪电,用来形容完全出乎意料、让人震惊的消息或事件。比如你正悠闲地晒着太阳,突然听到邻居家的狗开口说话了——这就是典型的“青天霹雳”时刻。
这个成语在实际生活中怎么用呢?假设小王刚收到升职通知,第二天却听说公司要裁员,这时候同事可能会说:“这对小王简直是青天霹雳啊!”这里既保留了“晴天霹雳”的意外感,又带出事件对人的心理冲击。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晴天霹雳”而用“青天霹雳”?其实这两个版本都正确,但“青天”更强调天空的澄澈感,与突如其来的霹雳形成更强烈的反差。就像上周朋友突然宣布要出家修行,我们整个饭局瞬间鸦雀无声——这种戏剧性反差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现代人其实每天都在经历微缩版的“青天霹雳”。早上手机弹出“台风停班通知”时,上班族对着窗外的大太阳发愣;网购显示“已签收”却找不到包裹时,那种错愕感也颇有几分神似。这些日常琐事虽然冲击力小,但同样印证了成语的现代适用性。
我个人发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天霹雳”事件反而更容易被消化。就像去年某科技巨头突然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最初确实引发震动,但三天后大家已经开始讨论替代方案。这或许说明,当代人的心理韧性正在进化,毕竟“意外”已经成为新常态。
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当同事告诉你项目被叫停,你可以说:“这消息真是青天霹雳啊!”既准确传达震惊感,又不会显得过于情绪化。语言就像工具箱,多备几件趁手工具总没错。
最后思考个有趣现象:古人用自然现象比喻心理冲击,现代人却常用电子设备作类比(比如“像手机突然黑屏”)。这种表达方式的演变,或许正体现了成语的生命力——核心概念永恒,表现形式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