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i tóng xiǎo kě
成语解释: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事关重大
繁体字形:非同小可
英文翻译:be no trivial matter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非同小可"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事情的重要性远超表面所见。比如有人抱怨邻居家装修噪音太大,朋友可能会提醒:"这可不是小事,噪音影响可能触发社区管理条例,甚至引发法律纠纷——非同小可啊!"这样的提醒,把看似普通的邻里矛盾提升到了规则层面,让人重新审视问题。
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强调潜在风险呢?想象公司新人在处理客户数据时随意复制文件,主管发现后严肃指出:"客户隐私保护非同小可,一个误操作可能让公司面临百万罚款。"这里既点明了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又避免了直接指责,反而传递出"重视这件事对你我都好"的积极信号。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正向场景。当科研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时,领队激动地说:"这次突破非同小可,意味着我们的产品能提前三个月上市。"此时成语不再是警示,而是化身为成就的放大器。这种语义的弹性,恰恰体现了中文成语的智慧——同一个表达,既能敲警钟也能奏凯歌。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信息过载反而让这个成语更具实用价值。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某网红带货翻车"的新闻,用"带货选品非同小可"作标题,比平铺直叙更能抓住眼球。这种语言技巧,本质上是在信息洪流中帮读者快速识别内容价值。
下次遇到重要事项时,试试用这个成语作为思考锚点。无论是提醒朋友谨慎投资,还是鼓励团队重视项目细节,它都能成为沟通中的"重要性指示灯"。毕竟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准确传达事情的分量,本身就是种难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