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àn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àn hé xīn bù hé

成语解释: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船厂大臣又给他面和心不和,将领既不熟悉,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际关系

繁体字形:靣咊心不咊

英文翻译:Disharmony between face and heart

面和心不和的意思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两个人见面时笑容满面,互相夸赞“你今天气色真好”,但一转身就悄悄吐槽对方的穿搭“像块移动桌布”?这种表面和谐、内心互怼的场景,正是“面和心不和”的典型写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举个办公室的例子:小李和小张共用打印机时总是互相谦让“你先用”,却在工作群里暗戳戳较劲项目进度。这种心口不一的相处方式,往往源于利益冲突或性格不合,但又不得不维持基本社交礼仪。就像我前同事说的:“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不如留着表面那层窗户纸。”

在家庭聚会里同样能看到类似场景。姑妈一边给表妹夹菜说“多吃点才健康”,转头就跟我妈嘀咕“这丫头胖得衣服扣子都要崩开了”。这种矛盾的善意,既包含着血缘关系的维系需求,又藏着代际观念的冲突。我观察发现,越是亲密的关系里,这种“表面笑嘻嘻,心里MMP”的情况反而越常见。

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有位茶艺师朋友给了我启发:就像冲泡功夫茶,表面的茶沫再漂亮,也得滤掉才能喝到好茶。与其在“假和谐”里消耗精力,不如主动创造真诚交流的机会。比如邻居王叔最近就约着棋友老陈爬山,两人在山顶把多年的误会说开了,现在下棋时拌嘴都透着股亲热劲。

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就像手机贴膜,光追求表面光滑容易,想要真正消除气泡却需要耐心。当我们学会在保持基本礼貌的同时,慢慢培养真诚沟通的勇气,或许就能让更多关系从“塑料情谊”变成“真材实料”。毕竟,戴着面具跳舞固然优雅,但摘下面具微笑的样子更动人。

面和心不和的造句

  1. 造句 他们总是格格不入,面和心不和.
  2. 造句 在孔县,几乎人人都知道二把手冷枫和一把手李逸风面和心不和,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面,经常会有原则性分岐。
  3. 造句 但诸侯之间也是各自不服的面和心不和,牙齿和舌头都还要打架呢。
  4. 造句 各种缘由加起来,这两兄弟早就是面和心不和了。
  5. 造句 妖、巫面和心不和,只因为彼此各有私心,天长日久,矛盾渐生。
  6. 造句 你说得轻巧,谁不知道太守陆大人跟何家面和心不和,底下的人早就闹翻了。
  7. 造句 不过梅儿这丫头变脸之快也让我领教了一翻,看来两个小丫头是面和心不和。
  8. 造句 对于一个生气的人来说,和他顶撞只会让他的怒火更盛而已,这些家伙还真是面和心不和啊。
  9. 造句 破寇军现在虽然名义上受李自成调遣,但傻子都可以看得出来,两方是面和心不和,更何况破寇军和李自成合作之前,双方还刚刚打了一场的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