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n mào yī xīn
成语解释: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成语出处: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现在农村面貌一新,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改善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人或局面
繁体字形:靣皃一新
英文翻译:A new look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貌:1.相貌:面貌。容貌。以貌取人。2.外表的形象;样子:全貌。貌合神离。3.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什么是“面貌一新”?简单来说,就是原本陈旧的事物经过改变后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比如一家经营多年的社区超市,原本货架杂乱、灯光昏暗,顾客越来越少;老板咬牙投入资金重新装修,换成明亮的LED灯,引入自助结账系统,还增设了现磨咖啡区。三个月后再看,年轻顾客提着帆布袋来买有机蔬菜,老人坐在咖啡区聊天——这不正是“面貌一新”的最佳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改变非得大动干戈吗?”其实不然。某科技公司曾因管理僵化导致创新停滞,新上任的CEO没有裁员重组,而是把会议室的白板换成可触控屏幕,要求每个提案必须用三张图片说明核心价值。这个细节改变倒逼团队跳出文字思维,半年后竟孵化出两个专利产品。可见“面貌一新”未必需要颠覆,关键是用新视角激活旧事物。
个人成长中如何实践这个概念?我有个朋友总抱怨工作没突破,后来他把每天通勤时间从刷短视频改为听行业播客,周末固定参加跨界交流会。有次他带着从美术展获得的灵感, redesign了公司的产品手册,意外获得客户盛赞。这种像软件迭代般的自我更新,让我深刻体会到:所谓“新面貌”,往往是持续微调的自然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面貌一新”容易陷入形式主义陷阱。某网红书店花重金打造“星空穹顶”,结果读者都在拍照没人买书,反倒不如街角那家新增了二手书置换区的老书店人气旺。这提醒我们:真正的改变要兼顾外表与内核,就像嫁接果树,接穗再美也得贴合砧木的脉络生长。
看着城市里老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亮起暖黄色灯光,忽然发现“焕新”本质是种温柔的革命。它不否定过去的积淀,而是给旧时光装上新的轮子,让熟悉的事物载着我们驶向更远的风景。或许当改变成为呼吸般的习惯时,每个明天都会自带崭新的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