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liú rú yǎ
成语解释: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昂之为人也,文章卓荦,为四海之随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举止文雅洒脱
繁体字形:風流儒雅
英文翻译:cultured , talented and refined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儒:1.旧时泛指读书人:儒生。儒医。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3.儒家:儒术。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转脱。
雅:[yǎ]1.合乎规范的:雅正。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3.西周朝廷上的乐歌,《诗经》中诗篇的一类。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雅意。雅教。5.姓。6.交情:无一日之雅。7.平素:雅善鼓琴。8.很;极:雅以为美。[yā]同“鸦”。
提到"风流儒雅",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竹林七贤的洒脱超然,还是江南才子的笔墨生香?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既有文采又不失风度的气质,但它的具体内涵常让人雾里看花。
究竟何为"风流儒雅"?举个具体例子:苏轼在《赤壁赋》中既展现豪放词风,又透着对人生的通透理解,这种将才情与智慧融为一体的状态,恰恰诠释了风流儒雅的真谛。就像现代某位大学教授,既能用通俗语言讲解量子物理,又能随手挥毫写就绝句,两种特质在他身上水乳交融。
有人疑惑:风流和儒雅是否矛盾?实则二者互为表里。唐代诗人王维堪称典型——他既能写出"大漠孤烟直"的壮阔诗句,又能画出《辋川图》的禅意山水,这种刚柔并济的修养,正是风流儒雅的精髓所在。就像当代某些科技创业者,既具备前沿技术眼光,又深谙古典哲学智慧。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特质是否还有存在价值?笔者曾在博物馆遇见一位讲解员,他将青铜器纹样与当代设计理念相联系,既不失专业深度,又充满趣味性。这让我相信,风流儒雅的本质,在于用文化涵养化解现实的浮躁,用智慧风骨平衡时代的焦虑。
观察当代知识传播者,那些能把艰深理论转化为生活智慧的人,往往自带风流儒雅的气场。他们不端着学者的架子,却能让听众在轻松氛围中感受文化魅力。这种能力,或许比单纯的学富五车更接近成语的本意。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看到有人用rap唱宋词,或是在直播间用脱口秀讲历史,这何尝不是风流儒雅的现代演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真正的文化风骨从未消失,只是换上了更鲜活的外衣。这种传承与创新,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