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liú zuì fàn
成语解释:指轻微的过失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个,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小过错
繁体字形:風流辠犯
英文翻译:A romantic criminal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犯:1.抵触;违犯:犯法。犯规。犯忌讳。众怒难犯。2.侵犯:进犯。秋毫无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盗窃犯。4.发作;发生(多指错误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错误。犯脾气。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风流罪犯”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矛盾,既带有文雅的气质,又暗含道德瑕疵。它其实源自古代对文人雅士的调侃,比如《晋书》里提到王献之“风流罪过,亦不复失”,这里的“罪过”并非真正违法,而是指因不拘小节或才华出众引发的争议。古人用这个词,更多是带着宽容甚至欣赏的态度看待那些才华横溢却行为洒脱的人。
举个例子:明代才子唐伯虎常被戏称为“风流罪犯”——他写诗作画不拘礼法,甚至因装疯卖傻躲过政治风波,但这些行为反而成就了他的传奇。现代语境下,这个词可能被误用为形容用才华掩盖错误的人,比如某作家因情感纠纷登上热搜,网友调侃他“靠文笔洗白,堪称当代风流罪犯”。
有人会问:风流与犯罪怎能共存?其实关键在于“罪”的定义。古代社会对文人的风流韵事往往网开一面,认为才子多情是天赋特权;而现代社会更注重行为边界,比如名人的私德问题可能引发舆论审判。这种变化反映出公众对“才华”与“道德”的权重认知发生了迁移。
个人认为,真正的风流应当包含对他人感受的尊重。就像苏东坡既能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也会在流放途中发明东坡肉——才华与温度并存才经得起时间考验。当代社会更需要这种既保持个性鲜活,又能守住底线的“风流”,而非利用才华为逾矩行为开脱的“伪风流”。
当我们在茶余饭后谈论这类话题时,或许该多问一句:是欣赏才华带来的光芒,还是纵容越界制造的阴影?答案不同,决定了这个词最终会成为时代的滤镜,还是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