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yǔ shí ruò
成语解释:《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
成语出处:《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局面
繁体字形:風雨時若
英文翻译:When it's stormy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风雨时若”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原本指自然界的风雨调和、适时适量,后来常被用来形容事物发展顺应规律、恰到好处。比如老农望着绿油油的稻田感叹:“今年风雨时若,收成肯定差不了!”这句话既描述了风调雨顺的自然景象,也暗含着对事物良性发展的期待。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农业场景吗?其实不然。现代职场中,当团队配合默契时,我们也能说:“最近各部门就像风雨时若般协作,项目推进特别顺利。”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原有的协调意味,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为什么古人会用天气现象比喻事物发展?这背后藏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智慧。就像春天播种需要雨水滋润,人生很多事的成功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要注意的是,“风雨时若”不等于被动等待,就像农民虽然盼望好天气,同时也在积极修渠引水。这提醒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风雨时若”的思维更显珍贵。创业者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就像天气说变就变。但真正聪明的做法不是抱怨“风雨不调”,而是像有经验的船长那样,学会观察风向调整船帆。这种灵活应对的态度,或许就是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启示。
偶尔听到年轻人说:“最近工作生活总是不在状态,就像遭遇连阴雨。”这时候不妨想想“风雨时若”的深层含义——顺境时抓住机遇,逆境时积蓄力量。自然界没有永远的风和日丽,人生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重要的是培养识别“时令”的眼光和把握节奏的能力。
有个有趣的对比:现代农业用温室大棚创造“风雨时若”的环境,这既体现了科技的力量,也引发新的思考——完全人为控制的环境真的更好吗?就像我们追求工作效率时,过度强调“完美节奏”是否反而失去自然生长的活力?这个成语在新时代背景下,正催生着更多维度的解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