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 xiāo
  • t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g yǔ xiāo tiáo

成语解释: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访遗踪于女峡,风雨萧条,征往事于姑泉,弦歌响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指冷落的景象

繁体字形:風雨蕭條

英文翻译:Ups and downs

风雨萧条的意思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萧:1.草名。蒿子的一种。2.冷落、衰败、没有生气的样子:萧条。萧然。

条:[tiáo]1.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2.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3.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4.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6.量词。[tiāo]挑取:“蚕月条叠”。

成语评论

风雨萧条”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环境或氛围的冷清与艰难。比如:“小镇历经战乱后,街道空荡,商铺紧闭,一片风雨萧条之景。”这里不仅描绘了物理环境的破败,更暗示了人们内心的不安与失落。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风雨”搭配“萧条”?其实“风雨”象征着外界的动荡与压力,而“萧条”则强调结果的衰败——两者叠加,传递出双重困境下的无力感。就像一家老字号餐馆在疫情和租金上涨的双重打击下被迫停业,员工们站在贴着封条的门前沉默不语,这种画面就是现实版的“风雨萧条”。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延伸。我曾参观过某工业遗址改造的艺术区,生锈的管道与彩色涂鸦形成强烈对比。导游说:“十年前这里就是风雨萧条的废弃厂房,但现在成了年轻人的创意孵化器。”这让我意识到,萧条的表象下可能藏着蜕变的契机。

若仔细观察生活,连个人成长中也有类似场景。比如考研二战的学生,书桌上堆着翻旧的资料,窗外是呼啸的北风。这种孤独奋斗的状态,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风雨萧条”?但坚持下去的人往往在某个清晨推开窗,发现积雪开始消融。

语言就像多棱镜,同一个成语在不同时代照射出各异的光谱。与其说“风雨萧条”是终点,不如看作转折点的路标——毕竟历史上那些从瓦砾中重建的文明,最初也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