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wèi
  • fāng
  • zh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wèi fāng zhàng

成语解释:同“食前方丈”。

成语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吃的阔气

繁体字形:食味方丈

英文翻译:have food spread out ten feet square -- live in luxury

食味方丈的意思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味:1.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味道。滋味。甜味儿。津津有味。2.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味。香味儿。这种味儿很好闻。3.意味;趣味:文笔艰涩无味。这本书越读越有味儿。4.指某类菜肴、食品:腊味。美味。野味。山珍海味。5.辨别味道:体味。6.用于中药:这个方子共有七味药。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丈:1.长度单位,10尺等于1丈,10丈等于1引。1市丈合3又1/3米。2.丈量(土地):清丈。春耕前要把地丈完。3.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丈。4.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丈(姑夫)。姐丈(姐夫)。

成语评论

食味方丈”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陌生?其实它源自古代对奢华饮食的描写,字面意思是“一丈见方的桌上摆满美味”。但具体该怎么用呢?咱们先看个例子。

例句:老张儿子结婚时摆了五十桌宴席,龙虾鲍鱼样样齐全,真叫个食味方丈,街坊邻居看得直咂舌。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这成语和“铺张浪费”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视角差异。“食味方丈”侧重客观描述排场大,不带褒贬;而“铺张浪费”直接带有批评意味。比如公司年会租下整个宴会厅做自助餐,可以说“食味方丈”,但若事后食材大量丢弃,就该用“铺张浪费”了。

有个有趣现象:现代人用这成语时,常会混淆成“食前方丈”。其实二者同源,就像“七月流火”被误用为形容天气热,“食味方丈”在现代语境中更多用来调侃过度讲究排场,反倒弱化了古语中的批判性。

上个月参加朋友工作室的开业宴,二十人小聚却硬要学五星级酒店搞十二道菜。我看着转盘上叠了三层的冷拼盘,突然想到:当“食味方丈”变成社交标配,我们是不是正在丢失品尝食物本真的能力?这让我想起外婆做的酱油拌饭,粗瓷碗里热气腾腾,胜过多少华而不实的宴席。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不妨观察主人的眼神。真正享受美食的人,目光会跟着筷子走;而那些执着于“食味方丈”的,往往更在意手机拍照的角度——这时候成语就成了面照妖镜,照见不同人的生活态度。

话说回来,语言本就是流动的。就像年轻人把“绝绝子”用得出神入化,“食味方丈”在未来或许会衍生出新的含义。但有一点始终不变:对食物的敬畏之心,才是中华饮食文化最珍贵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