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mén dà hù
成语解释: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有钱有势的人家
繁体字形:高門大户
英文翻译:plutocratic family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高门大户”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高大的门庭、显赫的家族”,常用来形容地位显贵或财力雄厚的家庭。比如:“村里人都知道,张家祖上是高门大户,宅院占了半条街。”这里既点明了家族的历史背景,也暗示了其社会影响力。
有人可能会问:“高门大户”只能用来描述古代家族吗?其实不然。比如在当代,我们也可以说:“互联网行业兴起后,不少新贵家族逐渐成为新一代的高门大户。”这说明,只要符合“地位高、资源多”的特点,这个成语的用法可以随着时代变化而延伸。
另一个常见问题是:用这个词时需要注意什么?举个例子:“他虽然出身高门大户,但待人谦和,完全看不出架子。”这里的关键在于,成语本身不带褒贬色彩,重点在于上下文如何呈现。如果用“高门大户的子弟挥霍无度”,则可能暗含批判;而“高门大户热心公益”则会传递正面印象。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背后反映的不仅是物质条件,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既是高门大户的代表,也承载了封建社会的兴衰隐喻。有趣的是,今天的“高门大户”更多指向商业家族或行业巨头,这种变迁恰好印证了社会结构的动态发展。
再举一个生活化的例子:“社区里那栋带花园的别墅,总被邻居们调侃为‘高门大户的根据地’。”这种轻松的表达,既保留了成语的原始意味,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幽默感。可见,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这类成语时不必拘泥于字面意义。比如描述一家百年老店时,可以说:“这家餐馆虽不是高门大户,但手艺传承了三代人。”这种对比反而能突出“小而美”的价值,提醒我们:显赫与否并非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