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máo tai dài
成语解释:见“鸿毛泰山”。
成语出处: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
繁体字形:鴻毛泰岱
英文翻译:Hongmao taidai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泰: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岱:1.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2.姓。
“鸿毛泰岱”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其实它讲的就是“小事和大事的差距像羽毛和泰山一样悬殊”。举个例子,同事小王为了赶项目连续加班一周,结果因为打印机卡纸这种小事和同事吵了起来。旁边老张摇摇头说:“鸿毛泰岱啊,你连项目的大头都扛住了,反而被一张纸绊倒?”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鸿毛”和“泰岱”对比?其实这就像我们常说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羽毛轻飘飘的,代表无关紧要的细节;泰山巍峨厚重,比喻关键问题。成语提醒我们:要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红为了省5块钱外卖红包,花半小时比价三家平台,结果耽误了准备会议材料的时间。朋友提醒她:“你这是鸿毛泰岱分不清啊!会议表现可能影响年终奖,这可比省几块钱重要多了。”这种时候,学会判断事情的优先级就显得特别重要。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这个成语是否更有现实意义?我观察到,现在很多人容易陷入“虚假忙碌”——刷手机看热搜、纠结午饭吃什么、反复修改PPT字体颜色,这些“鸿毛级”事务消耗了大量精力,反而压缩了锻炼身体、陪伴家人这类“泰岱级”投入。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一种生活智慧:真正的效率不是做完所有事,而是做对的事。就像整理房间时,与其纠结书架怎么摆好看,不如先把过期药品处理掉。下次遇到选择困难,不妨自问:“这件事放在十年后看,还重要吗?”答案往往会让轻重立现。
最后分享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些看似“鸿毛”的小事,长期坚持反而会变成“泰岱”。比如每天读10页书、坚持记账,这些微习惯经过时间累积,可能比某个重大决定更能改变人生轨迹。所以轻重之辨,既要看当下分量,也要看长期潜力。
生活的天平永远不会自动平衡,但我们可以选择把砝码放在更有价值的一边。毕竟,谁都不希望回首往事时发现——自己用搬砖的力气,捡了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