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成语解释: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英文翻译:As a feather, as a glean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拾:[shí]1.从地上捡起东西:拾麦穗儿。2.整理:拾掇。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shè]轻步登上:拾级而上。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它的核心其实在说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比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厨师做菜时,切菜的动作轻巧得像捏起一片羽毛(举如鸿毛),但调味时精准得像从地上捡起早就准备好的调料瓶(取如拾遗)。这两种状态切换的背后,藏着什么门道?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同一个成语里要强调‘举’和‘取’的不同?”其实这正是成语的巧妙之处——它用对比告诉我们:面对不同任务需要不同的策略。就像程序员写代码时,设计框架要像鸿毛般轻盈灵活(避免过度复杂),但排查BUG时要像捡硬币一样紧盯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最近看到邻居张叔装修房子,他选建材时跑遍市场反复比价,但最后安装阶段直接按图纸快速施工。这让我想到:生活中很多事都需要“前期轻拿轻放,后期稳准快狠”的智慧。与其在决策阶段纠结到寸步难行,不如先轻装上阵,等真正执行时再精准发力。
有个有趣的矛盾现象:越是简单的事情,人们越容易在“举”的阶段用力过猛。比如新人做PPT总想塞满炫酷动画,结果真正演讲时手忙脚乱。反观老手做提案,内容框架搭建得举重若轻,等到临场演示时,每个数据都能信手拈来。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职场箴言:高手都在做减法,菜鸟总想着加法。
说到个人体会,我发现现代人特别需要这种“轻重转换”的能力。上周帮表弟策划旅行,他原计划把行程精确到每分钟,结果出发当天因为堵车全盘崩溃。后来我们改成只定几个关键坐标,其余随遇而安,反而收获更多惊喜。这种“战略上举轻若重,战术上举重若轻”的平衡,或许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正确姿势。
下次当你面对复杂任务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环节需要鸿毛般的轻盈,还是拾遗般的专注?就像玩俄罗斯方块,既要灵活旋转调整形状(举),又要看准时机精准下落(取)。找到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很多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