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óng 鸿
  • máo
  • tài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óng máo tài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

繁体字形:鴻毛泰山

英文翻译:Hongmaotai mountain

鸿毛泰山的意思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泰: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鸿毛泰山”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轻重差异极大。比如:“在生命面前,有人视责任如泰山,有人却把承诺当鸿毛。”这句话里,两种态度的对比跃然纸上。

为什么用鸿毛和泰山作比较?鸿毛轻盈飘忽,泰山巍峨稳固,这种自然属性的反差恰好能表达价值判断的极端差异。比如有人为了追求理想放弃高薪工作,亲友可能评价:“你这决定简直是拿泰山换鸿毛!”——用具体意象让抽象选择变得鲜活可感。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未必。朋友间开玩笑说:“你为了抢奶茶排队半小时,真是把奶茶当泰山,时间当鸿毛啊!”这种幽默用法反而能拉近对话距离。关键是要抓住“价值错位”的核心,在不同语境中灵活变通。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提醒我们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当代社会常出现“用996换升职”“用健康换流量”的现象,表面上像是“泰山级投入”,但若方向错误,最终可能只收获鸿毛般的意义。就像有人为了攒钱常年吃泡面,结果胃病住院,医疗费远超积蓄——这何尝不是现代版的“鸿毛泰山”错位?

如何避免价值误判?不妨定期做“轻重校准”:花三小时刷短视频和读一本好书,十年后带来的影响孰轻孰重?这种思考本身就是在实践成语背后的辩证思维。毕竟,今天的鸿毛小事,经过时间沉淀也可能显现出泰山的分量。

下次看到有人为琐事纠结时,或许可以温和提醒:“别让鸿毛遮住眼睛,错过你生命里真正的泰山。”语言的力量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唤醒每个人心中的那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