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fēi míng míng
成语解释: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成语出处:汉 扬雄《法言 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远走避祸
繁体字形:鴻飛冥冥
英文翻译:one 's whereabouts is unknown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冥:1.昏暗:幽冥。晦冥。2.深奥;深沉:冥思。冥想。3.糊涂;愚昧:冥昧。冥顽。4.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阴间:冥府。
冥:1.昏暗:幽冥。晦冥。2.深奥;深沉:冥思。冥想。3.糊涂;愚昧:冥昧。冥顽。4.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阴间:冥府。
你是否听过"鸿飞冥冥"这个成语?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悄然消失、远离纷扰的状态。比如《庄子》中记载的许由洗耳故事:尧帝想让位给隐士许由,许由却跑到河边洗耳朵,表示不愿沾染世俗权位,随后遁入深山——这不正是"鸿飞冥冥"的生动写照吗?
这个成语为何用"鸿雁"作比喻呢?其实古人观察到,鸿雁迁徙时总以整齐队形穿越云层,最终消失在视野之外。这种渐行渐远的姿态,恰好能描绘出主动抽离世俗纷争的智慧。就像现代职场中,有人会在晋升关键期选择出国游学,看似"消失"的行为背后,可能藏着对人生节奏的清醒把握。
我们常把"鸿飞冥冥"和"远走高飞"混淆,其实二者有微妙差异。前者更强调"主动隐退"的从容姿态,后者则侧重"逃离现状"的迫切感。好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是前者,而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则是后者。这种区别提醒我们:离开的动机不同,呈现的生命状态也大相径庭。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这个成语有了新解读。有位互联网创业者分享过他的"数字隐身术":每周强制断网24小时,像鸿雁暂时脱离雁群。他认为这种定期"消失"不是逃避,而是为了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现代演绎,让古老智慧焕发出新的生机。
有人质疑:这种隐退哲学是否过于消极?我倒觉得关键在于平衡。就像鸿雁不会永远停留空中,它们懂得在合适时机回归群体。真正的生活智慧,或许就藏在这种进退自如的节奏里——既能享受独处的清明,也不失拥抱世界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