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qū bìng jià
成语解释:犹言并驾齐驱。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1回:“甲寅以后为文明华敷之世,虽灿烂可观,尚不足与他国齐趋并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繁体字形:齊趨並駕
英文翻译:Go hand in hand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驾:1.使牲口拉(车或农具):两匹马驾着车。驾着牲口耕地。2.驾驶:驾车。驾飞机。腾云驾雾。3.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车驾。大驾。劳驾。挡驾。4.特指帝王的车,借指帝王:晏驾。驾崩(帝王死去)。5.姓。
说到“齐趋并驾”,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比如两匹马并肩奔跑,谁也不落后?没错,这个成语原本形容车马并行,现在更多用来比喻双方或多方实力相当、共同进步。比如两家科技公司同时推出类似的产品,谁都不轻易被甩开,就可以说它们“齐趋并驾”。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并驾齐驱”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意思相近,但“齐趋并驾”更强调“共同朝着目标前进”的动态感。比如在一个团队中,设计师和程序员互相配合,不断优化产品功能,这就是典型的齐趋并驾——既保持各自的专业性,又协同推动整体发展。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家长群里常讨论的“教育内卷”,换个角度看,何尝不是家长们希望孩子和其他人齐趋并驾?不过我个人认为,健康的竞争应该像长跑运动员的配速策略——保持自己的节奏,同时关注周围环境,而不是盲目比拼。
还有人疑惑:如果一方落后了怎么办?这时候成语就不适用了吗?不完全对。比如新手和老员工合作项目,新手初期可能跟不上,但通过主动学习和团队支持,最终实现能力对齐,这个过程恰恰体现了“齐趋并驾”中动态平衡的智慧。
职场中的跨部门合作最能验证这个成语的价值。市场部和研发部常常因为视角不同产生摩擦,但当他们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把用户需求和技术实现对齐时,产品迭代速度明显提升。这种突破部门墙的协作,才是现代企业最需要的齐趋并驾。
最后分享个有趣的现象:公园里跳广场舞的阿姨们,虽然动作未必整齐划一,但整体节奏和谐统一。这种自发形成的默契,或许就是普通人生活中最朴素的“齐趋并驾”。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我们都能在各自的赛道上跑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