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ìng
  • ji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 qū bìng jià

成语解释:同“并驾齐驱”。

成语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繁体字形:齊驅並駕

英文翻译:Driving together

齐驱并驾的意思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驱:1.赶(牲口):驱马前进。2.快跑:长驱直入。并驾齐驱。3.赶走:驱逐。驱除。驱虫剂。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驾:1.使牲口拉(车或农具):两匹马驾着车。驾着牲口耕地。2.驾驶:驾车。驾飞机。腾云驾雾。3.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车驾。大驾。劳驾。挡驾。4.特指帝王的车,借指帝王:晏驾。驾崩(帝王死去)。5.姓。

成语评论

齐驱并驾”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两件事物或两个人实力相当、共同进步。比如职场中两位业务骨干互相配合时,老板可能会说:“小张和小李的方案各有亮点,就像两匹骏马齐驱并驾,把项目进度整整提前了两周。”这里既肯定了个体能力,又强调了协作的重要性。

问:必须用在完全相同的领域吗?答:不一定。去年我参与过一个文旅项目,设计师用数字建模还原古建筑,历史学者负责考据文献,看似不相关的专业其实形成了“齐驱并驾”的效应——科技手段让文化活起来,人文底蕴又为技术注入灵魂。

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莫过于家庭教育。邻居家的双胞胎一个擅长编程,一个热爱绘画,他们的父母说:“我们不搞‘复制粘贴式’培养,让两个孩子在不同赛道上齐驱并驾,反而激发出更多可能性。”这种教育智慧打破了“齐驱并驾”必须同步竞争的思维定式。

问:这个成语适合用在负面场景吗?答:需谨慎使用。曾见媒体报道“两家外卖平台通过补贴大战齐驱并驾”,虽然语法正确,但容易模糊恶性竞争的本质。个人认为,真正的齐驱并驾应该像马拉松跑者的“配速结伴”——既保持自己的节奏,又互相提供前进动力。

有意思的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出现了新解读。某科技公司CEO在年会上提出:“要让人工智能与人工智慧齐驱并驾,算法处理数据,人类把控伦理边界。”这个案例打破了传统的人机对立观,赋予成语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观察城市发展会发现,地铁修建与文物保护常常陷入两难。但成都修建5号线时,考古团队提前半年进场勘探,工程组根据发掘进度灵活调整方案,最终实现“地下铁龙”与“千年蜀文化”的齐驱并驾。这种动态平衡的艺术,或许正是这个成语给予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启示。

齐驱并驾的造句

  1. 造句 这时两人依旧是齐驱并驾,不分强弱,也几乎在同时十分默契的慢下来。
  2. 造句 瞬间便是超过了前面的路虎,并且和大奔齐驱并驾。
  3. 造句 齐驱并驾的两匹马变了方向,前方逼过来的军甲自是不能陷入,方恨天起了念头,绕着外城的护城河,寻到守卫薄弱之处,伺机突围。
  4. 造句 街道宽大,足以四五辆马车齐驱并驾。
  5. 造句 韩漠一见到这六头齐驱并驾的巨虎,微微一愣道。
  6. 造句 能与他齐驱并驾者,纵观四海也不过十数人而已。
  7. 造句 随着三头凶兽齐驱并驾进入三丈洞口不久,常乐也从岩石藏身点走出,双脚点地,也向着山洞快速掠去。
  8. 造句 中华诗国,诗人万千。伟哉杜甫,诗中圣贤。人品诗品,齐驱并驾。
  9. 造句 唐忽然的启动,让对方出现了一丝慌乱,但随即4号就快速的追了上去,和唐齐驱并驾向足球跑了过去。
  10. 造句 那车夫听在耳中,便知古琴已毁,心里更是惶恐,便不住鞭打枣色神驹,那马吃痛,蹄下奔得快了三分,不多时便与黑马齐驱并驾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