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óng
  • shēng
  • jiǔ
  • zhǒ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óng shēng jiǔ zhǒng

成语解释:见“龙生九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此九个杂种?’敖顺道:‘从所谓龙生九种,各种有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兄弟等比较

繁体字形:龍生九種

英文翻译:the nine sons of the dragon

龙生九种的意思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种:[zhǒng]1.物种的简称: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小麦属的一种。虎是哺乳动物猫科豹属的一种。2.人种:黄种。黑种。白种。3.类别;种类:工种。兵种。语种。4.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高粱种。麦种。传种。配种。5.指胆量或骨气(跟“有、没有”连用)。6.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两种人。三种布。各种情况。菊花的颜色有好几种。7.姓。[zhòng]种植:种田。种麦子。种棉花。种牛痘。[chóng]姓。

成语评论

龙生九种,各有不同”这句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办公室里的小王和小李都是同一批入职的员工,但小王擅长数据分析,小李却更会协调团队。老板常说:“龙生九种嘛,各有各的强项!”这句话既化解了比较的压力,也提醒大家包容差异的价值。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龙生九种”形容差异?其实这个成语巧妙回应了一个核心问题——同一环境下成长的个体,为何会呈现多样性?就像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有的笔直向上争夺阳光,有的横向伸展吸收养分,不同的生存策略反而让生态系统更稳固。

最近参加读书会时,我发现成员们对同一本书的解读角度截然不同。学历史的朋友关注时代背景,做营销的伙伴分析传播逻辑,而艺术家则沉浸在文字的画面感中。这让我想到:知识吸收不也像“龙生九种”?同样的信息输入,经过不同思维模式的加工,最终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理解。

有个有趣的现象:家庭教育中,父母常惊讶于自家孩子性格迥异。大女儿可能安静内敛,小儿子却活泼好动。这时候与其强行“矫正”,不如理解为“龙生九种”的自然规律。就像培育花园,玫瑰的娇艳与松柏的挺拔本就不该用同一把剪刀修剪。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对“标准化”的过度追求,反而让这个成语更具现实意义。当算法推荐让信息茧房越织越密,当教育体系用分数丈量所有天赋,“龙生九种”的智慧其实在提醒我们:差异不是缺陷,而是维系群体活力的关键基因。就像交响乐团里,提琴的清亮与鼓点的浑厚,合奏时才能激荡出震撼人心的乐章。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菜市场卖豆腐的老张总把嫩豆腐和老豆腐分开放,他说“别看都是黄豆变的,有人爱吃滑溜的,有人好那口扎实的”。这朴素的生意经,不正是“龙生九种”最接地气的诠释吗?世间万物本就该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龙生九种的造句

  1. 造句 真是龙生九种,各有不同,你怎么和大公子比?
  2. 造句 万兽朝苍,种种各别;龙生九种,色相不同。
  3. 造句 至于,肖恩虽然和乔是兄弟,但无论在体形,战技,心志上都有很大的区别,龙生九种,倒也无可非议。
  4. 造句 张玉物理不好,可是一些神怪故事却记的清清楚楚,当下给众人讲了起来,什么龙生九种啊,其责各有不同啊,等等。
  5. 造句 九龙岛四圣之事为师已然知晓,那四圣所骑之兽乃万兽朝苍之时,种种各别,龙生九种,色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