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téng hǔ zhí
成语解释:同“龙腾虎蹴”。
成语出处:诤民《五月二十一日上谕恭注》:“有拿破仑之龙腾虎踯,而后率轻躁之拉丁人震慑全欧。”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龍騰虎躑
英文翻译: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腾:1.奔跑或跳跃:奔腾。欢腾。2.升(到空中):升腾。飞腾。3.使空(kòng):腾地方。腾出时间温功课。4.用在某些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反复、连续:翻腾。折腾。倒腾。闹腾。5.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踯:〔踯躅〕徘徊不前。躅(zhú)。
提到“龙腾虎踯”,许多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什么意思?”其实它常被用来形容充满活力、气势昂扬的场景。比如公司年会上,同事们创意迸发、热情讨论新项目的场面,就能用“龙腾虎踯”来形容——仿佛龙在云间翻腾,虎在山间蓄势待发,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冲劲。
有人或许会疑惑:“这个成语和‘龙争虎斗’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氛围差异。前者更偏向积极向上的协作状态,比如校运会上,接力赛选手交接棒时行云流水的配合;而后者常指竞争激烈的对抗,比如棋类比赛中两位高手步步紧逼的对弈。
最近参观科技展时,看到一群工程师围着全息投影设备调试参数。他们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击掌欢呼,让我突然想到——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龙腾虎踯”吗?技术突破往往需要这种既专注又充满张力的工作状态,既有龙腾九天的创新魄力,又有虎踞一方的扎实功底。
生活中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平衡“冲劲”与“定力”。就像邻居家的创业团队,他们每周既有头脑风暴的“疯狂星期四”,也有静心复盘数据的“思考星期五”。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或许比单纯强调拼搏更能激发团队的潜力。
观察城市里的广场舞群体也能获得启发。清晨公园里,领舞大爷的太极招式如游龙摆尾,后面跟着的大妈们则像灵虎踏步,整套动作既充满生机又不失章法。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活力,或许就是成语最接地气的诠释。
当我们在职场或生活中感到停滞时,不妨想象自己是成语中的“龙”与“虎”——既保持开拓视野的格局,又守住脚踏实地的耐性。这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或许就是应对变化的最佳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