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téng hǔ cù
成语解释: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龙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龍騰虎蹵
英文翻译: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腾:1.奔跑或跳跃:奔腾。欢腾。2.升(到空中):升腾。飞腾。3.使空(kòng):腾地方。腾出时间温功课。4.用在某些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反复、连续:翻腾。折腾。倒腾。闹腾。5.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蹴:1.踢:蹴鞠(踢球)。2.踏:蹴踏。一蹴而就。
“龙腾虎蹴”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它描述的是一种充满力量与生机的动态场景。比如,一场篮球比赛最后十秒,比分胶着,球员突然一个假动作突破防守,像龙一样腾空跃起,紧接着如猛虎扑食般精准扣篮——这种瞬间的爆发力和果断行动,不就是“龙腾虎蹴”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具体能用在哪儿?”其实它非常适合形容竞争激烈却充满希望的环境。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团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迭代产品,既有“龙腾”的敏捷,又有“虎蹴”的魄力,最终在市场中撕开一道口子。这种状态,正是许多年轻人追求的职业氛围。
换个角度看,“龙腾虎蹴”也隐含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特质。就像登山者选择陡峭路线挑战极限,虽然可能失足,但登顶后的视野截然不同。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精神——不是盲目冒险,而是在充分准备后敢于突破舒适区。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早高峰地铁站里,有人为了赶时间在人群中灵活穿梭,看似横冲直撞实则路线精准。这种日常生活中的“龙腾虎蹴”,其实反映了都市人高效解决问题的智慧。它提醒我们:力量与技巧的平衡,往往比单纯的速度更重要。
回到成语本身,为什么用龙虎而不是其他动物?或许古人观察到,龙代表变化中的机敏,虎象征行动时的专注。两者的结合,恰好构成了应对复杂挑战的理想状态。下次遇到需要快速反应的事情时,不妨想想这个画面:既保持腾挪的余地,又具备果断出手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