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óng
  • mén
  • diǎn
  • 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óng mén diǎn é

成语解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考试等

繁体字形:龍門點額

英文翻译:Dragon Gate forehead

龙门点额的意思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点:1.液体的小滴:雨点儿。掉点儿了。2.小的痕迹:墨点儿。斑点。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6.表示少量:一点儿小事。吃点儿东西再走。7.用于事项:两点意见。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点。终点。冰点。沸点。据点。先突破一点。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点。重点。特点。10.姓。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规定的钟点:误点。到点了。15.点心:茶点。早点。糕点。

额:1.人的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也指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通称额头。2.牌匾:匾额。横额。3.姓。4.规定的数目:名额。定额。总额。余额。空额。超额。额外。

成语评论

说到“龙门点额”,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原本形容鲤鱼跃龙门失败、额头撞伤的狼狈样,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晋升或考试中受挫。比如一位职场人辛苦准备竞聘,结果落选,同事安慰他:“别灰心,这次就当是龙门点额,下次再试呗!”既点出了失败的事实,又传递着“还有机会”的乐观态度。

有人会问:既然失败这么常见,这成语究竟想表达什么?其实它的核心在于“动态看待成败”——就像每年都有无数鲤鱼尝试跃过龙门,失败者固然会留下伤痕,但来年河水上涨时,它们依旧会逆流而上。这种前赴后继的姿态,本身就是对成功最生动的注解。

再举个学生时代的例子:高考复读生常被称作“龙门点额客”。有位老师曾对我说:“别看他们现在额头上贴着退热贴似的分数条,等明年六月,这些印记都会变成勋章。”这种视角转换特别有意思,把暂时的挫败转化成了成长的见证。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过分强调“一次成功”反而制造焦虑。就像电子游戏里的存档机制,失败不过是让你回到检查点重新开始。去年我参与产品设计竞标时连续被否三次,客户后来却说:“你们每次被拒时改进的方案,正好拼成了我们最需要的版本。”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所谓的“点额之痛”,往往是通向成功的必经台阶。

当我们用“龙门点额”形容他人时,不妨多带点温度。就像老匠人打磨玉器,每道划痕都在调整角度。下次见到考研二战的朋友,或许可以说:“听说你去年差三分?那可是最接近龙门的水花声啊。”这种表达既承认现实,又为继续努力保留了空间。

最后想起黄河岸边的渔民常说:没有撞过龙门的鱼群,河道会失去活力。生活中的挫折何尝不是如此?那些带着“额上印记”继续前行的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生命的精彩,从来不在瞬间的飞跃,而在永不停歇的浪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