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fēi hǔ tiào
成语解释:喻笔势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书法等
繁体字形:龍飛虎跳
英文翻译:Dragon Flying Tiger jumping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跳:[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越过:跳班。跳棋。跳槽。3.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táo]古同“逃”。
龙飞虎跳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名,其实它形容的是充满活力的动态场景。比如清晨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人们,动作行云流水却暗含力道,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就能用"龙飞虎跳"来描述。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 核心是表现两种不同特质的能量碰撞。龙代表升腾飘逸的灵动感,虎象征沉稳厚重的爆发力,二者结合既不是单纯的凶猛,也不是纯粹的优雅,而是刚柔并济的生命力。就像现代职场中的创意会议,有人天马行空抛出奇想(龙飞),有人立刻规划落地步骤(虎跳),这样的协作场面就是成语的生动写照。
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比起"热火朝天"侧重热闹程度,"龙飞虎跳"更强调能量形态的多样性。比如电竞比赛现场,既有选手行云流水般的操作(龙飞),又有解说员激情四射的呐喊(虎跳),两种能量交织才构成完整的观赛体验。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需要多方协作的场景,比如跨部门项目推进时,设计组的创意草图与工程组的数据报表齐飞的场面。
和"龙腾虎跃"有什么区别? 后者更多用于节庆或群体性活动,比如春节庙会的人潮涌动。而"龙飞虎跳"带有更明显的个体特质碰撞,就像创业团队里,技术宅安静敲代码的专注(虎跳)与市场总监眉飞色舞讲方案的亢奋(龙飞)形成的奇妙平衡。这种动态差异让成语使用场景更具体,建议在需要突出不同个体特质的协作时优先选用。
最近在社区广场看见个有趣画面:街舞少年做着地板动作(虎跳),旁边练书法的老先生挥毫泼墨(龙飞),两股能量意外和谐。这让我想到成语的现代诠释——不同世代的活力形式虽然迥异,但共同构成了生活的韵律感。下次遇到类似新旧交融的生动场景,不妨试试用这个词来定格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