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ī
  • lóng
  • lín
  • fè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ī lóng lín fèng

成语解释: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成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龜龍鱗鳳

英文翻译:Tortoise dragon and Phoenix

龟龙鳞凤的意思

龟:[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鳞: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骨质等构成。2.像鱼鳞的:鳞茎。鳞波。遍体鳞伤。3.姓。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成语评论

龟龙鳞凤这四个字凑在一起,听起来像是古代神兽大杂烩,实际上它常被用来比喻珍贵稀有的人或事物。比如走进博物馆,看到展柜里陈列的商周青铜器,导游可能会说:“这些文物可是龟龙鳞凤般的宝贝,全国就剩这几件了。”这时候游客们就会掏出手机,对着玻璃柜咔咔拍照。

有人问:这个成语是不是只能形容老物件?其实不然。某科技公司发布划时代新产品时,创始人致辞说:“我们的研发团队堪称龟龙鳞凤,每位成员都是行业顶尖人才。”这说明在现代语境中,它既能赞美稀缺资源,也能突显人才价值。

我曾在古镇茶楼听老人闲聊:“如今会唱全本皮影戏的师傅,比龟龙鳞凤还难找。”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者正在成为活着的“稀有物种”。这种表达既保留古意,又赋予现实关怀,比单纯说“濒临失传”更有画面感。

年轻人可能疑惑:这种老派成语用起来不尴尬吗?观察社交媒体发现,当博主展示耗时三年完成的刺绣作品时,评论区高频出现“这才是龟龙鳞凤级的手工”。可见只要使用场景合适,传统成语反而能精准传递敬佩之情,比网络流行语更有穿透力。

在江南园林游览时,导游指着镂空花窗讲解:“这种‘龟背纹’雕刻工艺,搭配屋脊上的龙鳞瓦当,再嵌上凤凰图案的琉璃,正是龟龙鳞凤在建筑中的具象化。”这种解释让游客瞬间理解成语背后的美学逻辑,比字典解释更生动可感。

有次参加书法展,听见老者点评某幅作品:“笔法藏着龟的沉稳,线条带着龙的力道,留白处似有凤羽轻扫。”这种创造性解读让我发现,传统符号完全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关键看我们如何激活它的表达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