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kān yán zhuàng
成语解释: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好的状况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繁体字形:不堪言狀
英文翻译:utterly unspeakabl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堪:1.可;能:堪当重任。堪称楷模。2.能忍受;能承受:难堪。不堪凌辱。3.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状:1.形状;样子:状态。奇形怪状。2.情况:状况。病状。罪状。3.陈述或描摹:状语。不可名状。4.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供状。行状。5.指诉状:状纸。告状。6.褒奖、委任等文件:奖状。委任状。
哎哟喂,今儿咱们来聊聊“不堪言状”这成语。啥叫“不堪言状”?说白了,就是惨到没法用语言形容!比如老张昨天在家做饭,油锅着火差点把厨房点了,邻居来帮忙灭火时他脸都绿了,边擦汗边嘟囔:“这场景,简直不堪言状啊!”你品,你细品,是不是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焦糊味?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要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嘿,还真不一定!上周公司团建,小李第一次玩VR过山车,下来后两腿直打颤,嘴里喊着:“太刺激了,那种失重感不堪言状!”看吧,极端体验不分好坏,关键是超出日常认知范围。就像吃火锅烫到舌头那瞬间,你除了“嘶哈嘶哈”还能说啥?
话说回来,为啥咱们需要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表达?个人觉得吧,语言就像个竹篮子,总有兜不住的活鱼。比如亲眼见过台风登陆的朋友都知道,那种摧枯拉朽的破坏力,照片视频再高清,也比不上亲历者一句“不堪言状”来得传神。这大概就是中华文化的妙处——留白处藏着千言万语。
不过要注意别滥用这词儿!上回听小卖部阿姨抱怨:“我家猫把沙发抓得不堪言状。”结果我去一看,就三道抓痕。这种时候用“不堪言状”,就跟拿高射炮打蚊子似的,反而削弱了表达力度。记住咯,好钢得用在刀刃上,遇到真正震撼心灵的场景再掏出来用。
最后提个醒,语言学习就像吃麻辣烫,得自己涮过才知道烫不烫嘴。下次遇到让你头皮发麻、心跳漏拍的事儿,别光顾着“卧槽”,试试甩出句“这情形真不堪言状”,保准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