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jiàn
拼音 [zhí jiàn]
注音 ㄓˊ ㄐㄧㄢˋ
繁体 直諫
是否常用

直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直谏zhí jiàn

    基本解释

    直谏 zhíjiàn

    [advise frankly] 耿直劝谏

    直谏之士几许?

    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辞典解释

    直谏  zhí jiàn  ㄓˊ ㄐㄧㄢˋ  

    直言规谏。
    《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伯宗以好直谏得此祸,国人以是不附厉公。」
    《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将俨然作矜庄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
    切谏

网络解释

  1. 直谏

    直谏,拼音zhí jiàn,是指直言规谏 ,出自《孔子家语·辩政》。

直谏的单字解释

  •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谏。直言敢谏。从谏如流。

【直谏】的常见问题

  1. 1. 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2. 2. 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3. 3. 与前代相比,群体性的直谏、强谏成为明代官员进谏的显著特点。

  4. 4. 今后朝中若是有什么不平之事,理当坦言直谏,不可钳口结舌,如果是这样的话,便并非人臣爱国之心了。

  5. 5. 所以曹操部下的谋士大多是敢于犯言直谏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们为人多么的刚正耿直,而是曹操这家伙对谋士脾气太好了。

  6. 6. 感公之德,故不敢不犯言直谏,进逆耳忠言。

  7. 7. 也难怪碧眼儿称帝后,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张昭为丞相。

  8. 8. 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

  9. 9. 这张玄素是个出了名的直谏之臣,凡事只要稍不合时理便犯颜直谏,这太子本就是个听不得逆耳忠言的主子,整天听那张玄素絮絮叨叨的,早便不耐烦。

  10. 10. 海公更甚,竟敢于批逆鳞,犯颜直谏,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