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ěng lěng qīng qīng
成语解释: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清静
繁体字形:冷冷清清
英文翻译:desolate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冷冷清清”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空无一人的街道或无人问津的小店。比如:“周一的清晨,咖啡馆里冷冷清清,只有老板独自擦拭着咖啡机。”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冷冷清清”而不是“安安静静”?其实前者更强调“缺乏人气”,后者更侧重“声音小”,细微差异让画面感截然不同。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其实不少见。比如:“图书馆闭馆前半小时,书架间冷冷清清,只剩下翻页声在顶灯下回荡。”这里带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人少的环境反而容易让人专注?或许正是这种“冷清”剥离了外界干扰,让大脑能专注于眼前的事物。
换个角度看,“冷冷清清”也能成为某种生活状态的写照。比如:“老张退休后,家里总是冷冷清清,直到他报名了社区书法班。”这让人思考:冷清的环境是否必然带来孤独感?其实关键在于如何主动打破这种状态——就像老张用兴趣爱好重新点亮生活。
有趣的是,这个词在不同季节会呈现不同意境。比如:“深秋的公园长椅上,落叶铺满石板路,整个画面冷冷清清却充满诗意。”这时会发现,冷清未必是负面的——它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或是现代人偶尔需要的“精神留白”。
有次我在凌晨三点的便利店,看到值班店员对着手机学习外语。这个场景让我想到:“城市午夜,24小时便利店的冷清时段,反而成了年轻人自我提升的黄金时间。”冷清的环境里藏着被忽略的可能性,就像未被采摘的果实,静候有心人发现。
说到底,“冷冷清清”就像生活的调色盘里的一抹冷色调。它提醒我们:热闹与宁静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重要的是在不同状态中找到平衡。下次遇到冷清时刻,或许可以像观察云朵变化那样,发现其中独特的美感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