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成语解释: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鳳毛麐角
英文翻译:very rare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麟:麒麟的简称:凤毛麟角。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提到“凤毛麟角”,你会联想到什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极其罕见且珍贵的事物或人才。比如:“在这个短视频盛行的时代,愿意花三年打磨一部纪录片的导演,真如凤毛麟角。”这句话里的对比,既点出了现象,也暗示了坚持深度创作的稀缺性。
为什么人们总爱用这个成语?其实它背后藏着一种“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观。试想你在古玩市场发现一件保存完好的宋代瓷器,老板可能会感叹:“这种品相的东西,简直是凤毛麟角啊!”这种表达不仅强调了物品的珍贵,更激活了听众对稀缺性的直观感受。
有趣的是,某些现代场景反而让这个古老成语焕发新意。比如科技公司招聘时,HR常说:“能同时精通量子计算与古典文学的复合型人才,放眼全球都是凤毛麟角。”这里既点出了跨界能力的珍贵,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渴求。
若把这个成语放到自然界观察,会发现更生动的例证。生物学家在雨林考察时,可能会指着新发现的荧光蛙类说:“这种能通过皮肤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物种,在整个两栖纲里都算得上凤毛麟角。”这样的表述,瞬间让听众理解到物种的特殊进化价值。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构建了具象化的稀缺感。当我说“像深夜书店这样坚持24小时营业的文化空间,在商业区里实属凤毛麟角”时,听众不仅能想象书店的温暖灯光,更能体会坚守文化阵地的艰难。这种表达比单纯说“很少见”更有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值得思考的是,在信息过载的当代社会,真正的“凤毛麟角”或许正在转移。过去可能是物质资源的稀缺,现在可能表现为优质注意力、深度思考能力或持续创新的活力。当我们形容某位博主“在流量至上的环境中仍坚持内容深度的创作者堪称凤毛麟角”时,实际上在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珍贵的品质。
语言就像活化石,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下次使用“凤毛麟角”时,不妨试着将它嵌入具体场景,让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碰撞出新的火花。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稀缺品”,而发现这些珍贵事物的眼睛,或许才是最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