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shēng zhī dú
成语解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勇猛
繁体字形:初生之犢
英文翻译:newborn calf
初:1.开始的:初夏。初冬。2.开始的一段时间:年初。月初。本学期初。3.第一个:初伏。初旬。初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初十(农历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个十”,区别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刚开始:初试。初出茅庐。初学乍练。5.最低的(等级):初级。初等。6.原来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来的情况:和好如初。8.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犊:小牛:初生之犊不怕虎。
哎哟,这“初生之犊”的成语可真是有意思!说白了,不就是说刚出生的小牛犊不怕老虎嘛?咱今天就来唠唠,这成语到底能用在哪些场景里,顺便掰扯掰扯它的潜台词。
举个栗子——隔壁老王家刚毕业的儿子进了大厂,开会时直接怼了领导的项目方案。你猜怎么着?领导反而夸他“有想法”。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初生之犊不怕虎”?新人没被职场潜规则框住,反而带来了新视角。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情况到底是好是坏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这种愣头青行为真的值得鼓励吗?”咱们得掰开两瓣儿看。前年有个创业团队,几个大学生拿着商业计划书就敢去找投资人,结果还真拿到了天使轮。可另一头,去年也有个实习生因为不懂行业规矩,把客户给得罪跑了。所以说啊,这“初生之犊”的劲儿,得用在刀刃上。
你品,你细品。这成语背后其实藏着个哲学问题——勇气和经验的跷跷板该怎么平衡?就拿学骑自行车打比方,小孩儿敢直接往坡下冲,那是勇气;但真要上路,还得学会看红绿灯不是?现代社会讲究创新,但也不能把前人的经验当耳旁风啊。
个人觉得吧,现在这时代特别需要“改良版初生之犊”。既要保持那股子冲劲儿,又要学会带点智慧滤镜。就像玩吃鸡游戏,刚落地可以莽,但进了决赛圈就得苟着。工作和生活不也是这个理儿?保持新鲜视角的同时,也得懂得观察局势。
说到底,“初生之犊”这词儿就像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开拓进取的利器,用岔了可能就成了鲁莽的代名词。关键还得看当事人有没有那份自知之明,知道什么时候该冲,什么时候该收。这分寸感的把握,可比单纯模仿小牛犊要难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