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o shēng zhī dé
成语解释: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好生之惪
英文翻译:take pleasure in the welfare of living things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好生之德”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说的是人对生命的珍视和爱护。比如《西游记》里唐僧宁可自己被妖怪抓走,也不让孙悟空随意杀生——这种“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尊重生命”的态度,就是好生之德最直白的体现。
现代人还能实践好生之德吗?当然可以!社区里主动救助流浪猫狗的志愿者,医院里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的医生,甚至普通人选择低碳出行减少污染,这些行为都在用不同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关怀。有个朋友坚持十年在阳台种绿植,他说:“看到植物抽新芽,就像听见生命在说话。”这种细微处的善意,同样是好生之德的延伸。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品质?我发现当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反而容易忽略生命本身的温度。就像用农药灭虫导致生态失衡,或者过度开发破坏动物栖息地,这些行为都在提醒我们:好生之德不是迂腐的老观念,而是维系人与自然平衡的重要智慧。有个值得思考的现象:疫情期间主动给隔离邻居送菜的人,往往也会更关注垃圾分类——对生命的尊重,原来会自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让好生之德真正落地?不妨从“不轻易否定”开始。见到路边的野花不随意践踏,遇到意见不合的人先倾听再沟通,甚至对自己偶尔的失误多些宽容。有个幼儿园老师分享,她教孩子观察蚂蚁搬家时说:“我们不需要给它们面包屑,只要不踩它们的路就是帮忙。”这种克制的善意,或许正是好生之德最朴素的打开方式。
当我们在讨论环境保护、动物权益这些议题时,本质上都在延续好生之德的精神内核。它既不是唱高调的口号,也不是难以企及的圣人标准,而是像春雨润物般,渗透在每一次选择善待的瞬间。下次遇到飞进屋里的小虫,你准备开窗还是拍打?这个微小决定里,或许就藏着对生命态度的真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