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lín shēn yuān
成语解释: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成语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繁体字形:如臨深淵
英文翻译:as if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渊:1.深水;潭:深渊。鱼跃于渊。天渊之别。2.深:渊泉。渊博。3.姓。
“如临深渊”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看个例子:公司新项目启动会上,经理反复强调:“市场变化太快,每一步决策都要像如临深渊一样谨慎。”这里既点明了风险,又暗示团队需要高度专注。为什么用“深渊”来比喻?因为站在悬崖边的紧张感,和面对重大选择时的心理状态太像了。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古人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形容周文王的谨慎。放到今天,完全可以用在职场新人第一次独立负责项目时——明明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却要强装镇定把控每个细节。这种古今通用的画面感,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
有人可能问:谨慎和恐惧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动作的主动性。就像高空走钢丝的表演者,虽然知道脚下是万丈深渊,但依然能保持平衡稳步向前。工作中处理客户危机时,这种既意识到风险又保持专业度的状态,就是“如临深渊”的最佳诠释。
我发现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常犯两个错误:要么用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比如纠结午饭吃什么),要么用在已成定局的失败案例里。其实它最适合描述“进行时”的谨慎状态——就像医生做精密手术时,既清楚失误的严重后果,又具备化解风险的专业能力。
有个有趣的现象:在投资领域,老股民常把“如临深渊”挂在嘴边。这不是故作高深,而是经历过市场波动的人,真正懂得在机遇和风险间走钢丝的滋味。他们看财报时的眼神,和古人察看结冰河面的神态,本质上都是对不确定性的敬畏。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观点:适度的“如临深渊”心态反而能提高效率。去年帮朋友策划求婚仪式时,我们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反复推敲每个环节,这种谨慎不仅没拖后腿,反而避免了当天雨伞没带、戒指忘拿等低级错误。有时候,对深渊的凝视能让人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