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rì zhōng tiān
成语解释:如同太阳运行到太空正当中。
成语出处:清 丘逢甲《为潮人衍说孔孝于鮀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如日中天
英文翻译:very influential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提到“如日中天”,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是一颗耀眼的太阳高悬头顶,光芒万丈。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最鼎盛、最辉煌的阶段。比如,某科技公司凭借创新技术迅速占领市场,媒体便报道:“这家企业如今如日中天,成为行业标杆。”这里的“如日中天”不仅点明了公司的成功,还暗示其影响力正处于巅峰状态。
那么,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商业领域吗?当然不是!再看一个例子:一位年轻运动员连续打破世界纪录,解说员激动地说:“他的职业生涯如日中天,未来不可限量。”这种用法既突出了运动员当前的成就,又传递出对其潜力的期待。你会发现,“如日中天”的核心在于强调某个时间点的极致状态,而非长期趋势。
有人可能会问:“用这个词会不会显得夸张?”其实关键在于语境。比如描述传统文化复兴时,可以说:“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如日中天,街头随处可见身着传统服饰的身影。”这里没有过度美化,而是通过具象化场景传递文化热潮的现状。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反而能让抽象概念变得鲜活。
个人看来,“如日中天”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的动态感——太阳升至最高点后必然西斜,这暗含了事物发展规律。就像某位作家在作品爆红时被称作“文坛新星如日中天”,但后续能否持续产出佳作才是真正考验。这提醒我们:站在顶峰时既要享受光芒,也要为可能的变化做好准备。
回到日常生活,这个成语其实离我们很近。当社区的面包店因独特配方成为网红店铺,邻居们闲聊时可能会说:“老王家的生意真是如日中天,排队的人都拐到街角了。”这样的口语化表达既生动又准确,说明成语的生命力正源于它能融入各种生活场景。
观察这些例子会发现,“如日中天”的适用范围远比想象中宽广。它不只是对成功者的赞美,更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描述。就像盛夏正午的阳光,既给予万物生长的能量,也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当我们使用这个成语时,其实是在捕捉某个转瞬即逝的完美时刻,并为接下来的变化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