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恒:月上弦。像逐渐圆满的上弦月亮,像太阳刚刚升起。比喻正处在兴盛时期或有强大的生命力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分句;用于祝颂人
繁体字形: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英文翻译:As constant as the moon, as rising as the sun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恒:1.永久;持久:永恒。恒心。2.恒心:有恒。持之以恒。3.平常;经常:恒态。恒言。人之恒情。4.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升:1.由低往高移动(跟“降”相对):升旗。上升。旭日东升。2.(等级)提高(跟“降”相对):升级。3.容量单位,符号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单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6.姓。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出自《诗经》,用来形容事物长久兴盛、充满希望的状态。但具体怎么用?举个例子:一位创业者回顾公司发展时说:“我们的团队像月亮一样稳步积累,又像朝阳般不断突破,真正做到了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里既点出了持续努力,又强调了创新活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夸企业吗?当然不是!比如描述个人成长时可以说:“学语言就像种树,每天背单词是‘如月之恒’的坚持,而突然能流畅对话的瞬间,就是‘如日之升’的惊喜。”你看,连生活中的小目标都能用它来比喻。
为什么这个比喻能流传千年?我觉得关键在于它抓住了自然规律中的永恒力量。月亮圆缺循环代表持续力,太阳东升西落象征不可阻挡的趋势。就像现代人健身,规律的训练(月之恒)加上体能突破(日之升),才能练出好身材。
再举个反例:如果有人说“我的计划既要爆发式成功,又要一劳永逸”,这时候就能用这个成语提醒:“成功需要如月之恒的耐心,加上如日之升的冲劲,缺一不可。”瞬间把抽象道理变成了接地气的建议。
有个有趣的观察:古人用天文现象打比方,现代人则喜欢用科技比喻。但无论是“像APP迭代更新”还是“如月之恒”,核心都在说同一件事——真正的进步需要持久力和突破力的配合。下次制定年度计划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的目标里,有没有同时包含“恒”与“升”的设计?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这个成语曾被刻在清代故宫的牌匾上,可见古人多看重这种发展观。如今时代变了,但人性没变——我们依然在为如何平衡“坚持”与“突破”而纠结。或许答案就藏在这八个字里:既要像月亮那样持续发光,也要像太阳每天重新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