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ì
  • l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uì dá rú liú

成语解释: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成语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對答如流

英文翻译:answer fluently

对答如流的意思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答:[dá]1.回答:对答。一问一答。答非所问。2.受了别人的好处,还报别人:答谢。报答。3.姓。[dā]义同“”(dá),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对答如流”这成语,你猜它到底是啥意思?说白了,不就是形容人回答问题特别溜,一点儿不带卡壳的嘛!比如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小李:“你对这个岗位有啥了解?”小李二话不说,噼里啪啦就把公司业务、岗位职责全分析了个遍,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简直是活生生的“对答如流”现场教学。

那问题来了,怎么才能练就这本事呢?嘿,你别说,关键还真得靠平时积累。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张大妈在社区搞垃圾分类宣传,有人突然提问:“奶茶杯算可回收还是有害垃圾?”她立马掰着手指头解释:“塑料杯洗干净是可回收,珍珠得倒厨余,吸管要看材质……”好家伙,这反应速度简直像提前背过标准答案,其实人家天天在小区垃圾桶旁边蹲点观察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答如流是不是非得口若悬河?我看未必。上周参加读书会,有个高中生被问到《红楼梦》人物关系,人家不慌不忙,先喝了口水才开口:“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姑表兄妹,薛宝钗算是……”慢条斯理却字字精准,这种从容不迫的应对反而更显功底。所以说啊,流利不等于语速快,重点在胸有成竹。

要我说,这技能放在现代职场可太吃香了。前阵子看直播带货,有个新人主播被观众刁难:“你这口红沾杯不?”她当场掏出水杯,“咔”地涂上口红印了个唇印,边擦边笑嘻嘻回怼:“喝水肯定会留印呀,不过咱家这款用纸巾抿一下就不掉色啦!”这波临场反应,直接让直播间人气飙升两万+,你说神不神?

说到底,对答如流的本事就像打游戏攒经验值。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深谙此道,顾客问“能不能多加个蛋”,他眼皮都不抬就接茬:“加蛋得加钱,但送你根火腿肠要不要?”你看看,生活处处是考场,练多了自然能见招拆招。下次遇到突发提问,记得先深呼吸——脑子里的知识储备,可比背台词靠谱多了!

对答如流的造句

  1. 造句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对答如流。
  2. 造句 轮到面试时,李三出人意料地对所有问题对答如流。
  3. 造句 不论老师提出什么问题,他总能对答如流。
  4. 造句 辩论双方对答如流,难分胜负。
  5. 造句 小刚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课堂上老师提问,他总是对答如流。
  6. 造句 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总是对答如流。
  7. 造句 辩论会上辩手们妙语连珠,对答如流。
  8. 造句 面对老师的提问,他对答如流。
  9. 造句 宴会上妙语连珠对答如流。
  10. 造句 小燕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