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qīng
  • ě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mù qīng ěr

成语解释: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形容仔细看听

繁体字形:拭目傾耳

英文翻译:Eyes and ears

拭目倾耳的意思

拭:擦;抹:拭泪。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成语评论

什么是“拭目倾耳”?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专注期待的样子。比如一位创业者向投资人介绍项目时,台下观众擦亮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关键信息,这种状态就能用“全场拭目倾耳”来描写。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普通说‘认真听’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画面感。“拭目”是擦拭眼睛的动作,“倾耳”是侧耳的动作,组合起来既描绘了动作细节,又传递出内心急迫感。就像课堂上老师要宣布重要考试范围时,所有同学齐刷刷放下手机的动作,比“认真听讲”更生动。

现代生活中哪些场合适用呢?比如科技发布会现场,当主持人说“接下来展示突破性技术”时,全场瞬间安静,前排观众身体前倾,后排观众伸长脖子——这种集体性的专注状态,正是“拭目倾耳”的最佳注解。

值得注意的误区是:这个成语带有庄重色彩。如果用在日常闲聊场景,比如“朋友说周末要告诉我个秘密,我拭目倾耳等着”,反而显得刻意。此时用“竖起耳朵听”更自然。这让我想到语言表达的“场合适配度”,就像不会穿晚礼服去菜市场买菜。

在职场沟通中,这个成语的运用能提升表达质感。比如项目汇报时说“恳请各位拭目倾耳,接下来我要分享核心数据”,既体现了对听众的尊重,又巧妙营造了悬念。但要注意避免滥用,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才能提鲜。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正在经历有趣的变化。年轻网民将其拆解成“擦亮屏幕等更新”的网络版,用来形容追剧时迫不及待的心情。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既能保留传统韵味,又能滋养新生表达。下次遇到值得期待的事,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给日常交流添点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