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i guò zì xīn
成语解释: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改過自新
英文翻译:start with a clean slate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改过自新的珍贵。比如一位曾经沉迷赌博的年轻人,终于戒掉恶习后重新创业,周围的人感慨:“他真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总对“改过自新”抱有期待?其实答案很简单——犯错是本能,纠错才是本事。
某次社区活动中,李大爷分享了自己戒烟的故事:“年轻时觉得抽烟有派头,直到医生拿着检查单说‘再不戒就晚了’,我才真正洗心革面。”他用“洗心革面”这个成语时,特意拍了拍胸口:“现在爬楼梯不喘了,连孙子都说爷爷变年轻了。”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改过自新常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或许是因为修正错误的过程,本身就是在重塑生命轨迹。
记得有位老师这样教育学生:“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羊圈还能变得更牢固。”这句话让我想到,改过自新不单是弥补过失,更可能带来意外收获。就像有人因为酒驾被吊销驾照后,反而养成了每天骑自行车锻炼的习惯,体重减了二十斤。这种“因祸得福”的经历,或许正是改过自新最动人的地方。
有人问:“明知错误却难改正,问题出在哪?”观察发现,环境影响力常被低估。比如“近朱者赤”的智慧:当整个办公室都在加班吃外卖,想养成健康饮食自然困难重重。有位程序员朋友分享,他转行做户外领队后,不仅改掉了熬夜习惯,还带着队员们在山野间捡垃圾——你看,改变环境有时比硬扛更有助于蜕变。
最后想说,改过自新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事。就像“枯木逢春”这个成语,看似讲自然现象,实则暗含机遇与支持的重要性。见过太多案例证明:当个人决心遇上社会包容,当自我反思遇上专业指导,生命的重启键才会真正被按下。下次看到有人正在努力改变,不妨递杯温水说句加油,这份温暖可能比说教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