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
成语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繁体字形:破釜沉舟
英文翻译:cut off all means of retreat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釜底抽薪。
沉:1.(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石沉大海。星沉月落,旭日东升。2.物体往下陷:地基下沉。3.使降落;向下放(多用于抽象事物):沉下心来。沉得住气。把脸一沉。4.(程度)深:沉醉。沉痛。睡得很沉。5.分量重:箱子里装满了书,很沉。6.感觉沉重(不舒服):胳膊沉。头沉。“沈”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很多人听过"破釜沉舟"这个成语,但你真的理解它的精髓吗?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创业时把房子抵押贷款,朋友都说他疯了。但他说:"不给自己留退路,才能逼出所有潜力。"这种"断自己后路求突破"的做法,就是现代版的破釜沉舟。
有人可能会问:破釜沉舟是不是太极端了?其实这个成语出自项羽带兵打仗的故事。当时他砸锅沉船,既是为展示决心,更是用物理隔绝的方式消除士兵的侥幸心理——要么胜,要么亡,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案例。比如市场部王经理接手烂尾项目时,主动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做不出成绩我就辞职。"这种自断后路的做法,反而让团队爆发出惊人战斗力,最终提前完成任务。这说明当人处于"必须成功"的临界点时,往往能突破自我设限。
但要注意的是,破釜沉舟不等于盲目冒险。就像登山运动员在挑战极限前一定会检查装备,我们在做重大决定时也需要理性评估。真正的智慧在于:在周密准备的基础上,给自己制造"不得不成功"的推动力。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先买好运动服再去锻炼,钱花出去了自然更有动力坚持。"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启发人的地方,是揭示了压力与潜能的辩证关系。我们常说自己"没有选择",其实更多时候是留有太多退路。不妨试着在重要目标上主动设置"沉船点",比如报名付费课程逼自己学习,或者公开承诺减肥目标。当你切断逃避的通道,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反而会被激活。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破釜沉舟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观察发现,它更适合短期攻坚而非长期规划。就像烧开水需要持续加热到100度,但在某个关键节点确实需要"猛火快攻"。理解这种时机差异,才能让这个两千年前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继续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