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zú zhī dì
成语解释:立足:站住脚。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比喻存身的处所。
成语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你们这班狂妄之徒,还有立足之地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艰难的环境
繁体字形:立足之地
英文翻译:a place to live in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立足之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有了生存或发展的空间。比如,刚进入职场的小张面对激烈的竞争,曾担心自己无法找到“立足之地”,但通过不断学习行业知识、主动承担项目,半年后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成了团队里的技术骨干。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在红海市场找到“立足之地”?以国产手机品牌为例,某厂商在摄像头技术上实现突破,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硬是在被国际大牌垄断的高端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这说明,只要找准自身优势,死磕用户痛点,再拥挤的赛道都有机会。
生活中如何获得“立足之地”?我观察到,那些能长期坚持晨跑的人,往往先从买双合脚的跑鞋开始。这就像我们要在某个领域扎根,首先要做好基础准备。有个朋友坚持每天写500字读书笔记,三年后竟然出版了个人文集——可见持续耕耘的力量。
有人质疑: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普通人还有“立足之地”吗?看看短视频平台上的手艺人就知道了。山东有位木匠大叔,把传统卯榫工艺拍成15秒小视频,不仅收获百万粉丝,还带动了全村家具产业转型。这个时代最公平之处在于,真正的价值永远不会被埋没。
我始终相信,所谓“立足之地”不是等来的,而是凿出来的。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树,它的根系能深入地下20米汲取水分。当我们觉得现实太“卷”时,或许应该像胡杨那样,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地方。毕竟,向下扎得越深,向上生长的空间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