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
  • zhuī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分句;指非常贫困

繁体字形:貧無立錐之地

英文翻译:utterly destitute

贫无立锥之地的意思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锥:1.锥子,一头有尖用以钻孔的工具。2.像锥子形的东西:改锥。3.用锥子一类工具钻:锥个眼儿。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贫无立锥之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穷到连插一根锥子的地方都没有"。你可能想问:这形容的到底是怎样的困境?举个例子——老张失业后付不起房租,房东催他搬走时叹气道:"你现在真是贫无立锥之地了。"这句话生动描绘了老张失去基本生存空间的窘迫。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还有这样的情况吗?其实这个成语更多用于比喻极端贫困的状态。比如创业者小王投入全部积蓄开发新产品,却在发布会上说:"如果这次失败,我恐怕真要贫无立锥之地了。"这里并非说他真的会流落街头,而是强调背水一战的处境。

我发现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其画面感。试想连锥尖大小的立足之地都没有,这种夸张手法比直接说"贫穷"更有冲击力。就像李奶奶回忆灾荒年景时说的:"那时候全村人贫无立锥之地,树皮都成了救命粮。"瞬间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中的"锥子"在古代代表最小单位的生存工具。放在今天,或许可以这样改编使用:刚毕业的小林看着银行卡余额自嘲:"我这存款,在市中心连个手机充电桩的位置都买不起,真是新时代的贫无立锥之地。"这种活用既保留原意,又增添了时代气息。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它不只是文学修辞,更是对现实的写照——就像新闻报道里那位住在桥洞下的拾荒者,用麻袋围出两平米空间,真正演绎着现代版的"贫无立锥之地"。这样的现实对照,或许能唤起更多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贫无立锥之地的造句

  1. 造句 日本没有宗教行善的传统,因此施粥站或其他收容贫无立锥之地者的地方少之又少。
  2. 造句 理想,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志”,古人认为即使到了贫无立锥之地,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
  3. 造句 广州高架桥下的水泥锥引发的争议已持续近一年,“贫无立锥之地”这一古语在21世纪的大城市衍生了新的内涵。
  4. 造句 在父亲众多同事挚友中,只有他一人是“贫无立锥之地”。
  5. 造句 李大人别开玩笑了,朝鲜弹丸小国,贫无立锥之地,你不会如此小气吧。
  6. 造句 又有多少老百姓,像方老汉这样,被敲榨得家破人亡贫无立锥之地。
  7. 造句 形容一个人穷到了极点,有句话叫贫无立锥之地。
  8. 造句 到了任何一个陌生的村子,一向以“诗书传家”为荣的淳安人,在当地人眼中,都是一群语言不通、形容憔悴、贫无立锥之地的“难民”。
  9. 造句 这一群被称作“边缘人”的旁听生,有的年过六旬,有的在北大、清华等大学旁听十来年,有的为求得精神自由,生活落魄,贫无立锥之地。
  10. 造句 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北一个叫官庄的地方,自称“家里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