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fēn
  • tiān
  • xià
  • yǒu
  • è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成语解释:泛指势力强大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三分天下有其二

英文翻译:There are two in three

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成语评论

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原意是周文王在商朝末年,虽然只拥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却能以德行和仁政赢得民心。现在常用来形容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却仍保持谦逊的态度。

为什么说“三分其二”不单指实力?举个实际案例:某科技公司市场份额远超竞争对手,但CEO仍公开表示“行业需要百花齐放”。这正体现了成语精髓——既要有掌控全局的底气,又要具备“留有余地”的智慧。就像下围棋,高手不会急着吃光对手棋子,而是通过布局创造势能。

当代职场如何运用这个智慧?某部门经理手握核心项目资源,却主动将部分工作分配给年轻同事。这种“让利”看似削弱自身优势,实则培养团队凝聚力。正如古代兵法所说“围城必阙”,留出空间反而能形成更稳固的竞争优势。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最值得借鉴的是“格局意识”。曾有位创业者告诉我:“当你的产品覆盖60%用户时,要开始考虑如何服务剩下40%的特殊需求。”这种思维突破简单的市场份额争夺,转向生态系统的构建——毕竟,真正的领导者从来不是靠挤压他人存在空间而成功的。

观察历史会发现,那些最终实现长治久安的王朝,往往在鼎盛时期就着手制度创新。这恰如企业管理,当企业占据行业龙头地位时,最该投入的不是营销费用,而是研发新技术、培养新人才。保持优势的关键,在于永远比竞争对手多想一步、多备一招。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三分天下有其二”更提醒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会满足于数据报表上的领先。就像马拉松运动员在弯道超越时,目光始终盯着终点的方向。这种既把握当下又着眼未来的双重维度,或许就是古老智慧穿越时空的价值所在。

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造句

  1. 造句 啊,难怪曹操能三分天下有其二。
  2. 造句 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
  3. 造句 三分天下有其二,再有数年定能一统江山,君临天下。
  4. 造句 昔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可姬氏踏踏实实的做殷商王朝的臣子。
  5. 造句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6. 造句 当年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
  7. 造句 这个西岐,活动范围和炎黄部落联盟是重合的,都在中原一带,当时西岐三分天下有其二,不是殷商和东夷,而是炎黄部落联盟。
  8. 造句 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而自称为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
  9. 造句 况且周自后稷为舜时为农官教民耕稼,历代积德累功至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服事于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