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ng tiān rù dì
成语解释: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所畏惧
繁体字形:上天入地
英文翻译:try by hook to look for sth.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上天入地”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明为了找到失踪的宠物猫,翻遍了小区每个角落,甚至爬上屋顶、钻进地下车库,真正是上天入地般执着。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核心在于它用夸张手法表达了突破极限的探索精神。就像现代航天员乘火箭冲破大气层,深海探测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这不就是当代版的"上天入地"吗?
有人问:这成语只能形容物理空间的探索吗?其实不然。最近看到程序员朋友调试代码,在几十万行程序里逐行排查错误,这种在虚拟世界里的深度挖掘,何尝不是另一种维度的"入地"?
个人觉得最有趣的是成语的现代演变。以前说"上天入地"总带点神话色彩,如今却成了科技发展的现实写照。上周参观天文馆,看到中国空间站模型时突然意识到:古人的幻想正在变成我们这代人的日常。
如何避免用这个成语显得老套?试着结合具体场景。与其说"科学家们上天入地做研究",不如改成"地质队员攀越雪山又深入矿井,用脚步丈量地球的厚度"。具象化的描述能让成语焕发新生机。
最后想到个冷知识:敦煌壁画里的飞天仙女和地藏菩萨,恰好构成视觉化的"上天入地"。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学,或许正是成语生命力的源泉。当我们在用现代科技突破空间界限时,其实也在延续着千年前的探索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