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n mù rù dì

成语解释: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即将死亡

繁体字形:旦暮入地

英文翻译:Down to earth

旦暮入地的意思

旦:1.天亮的时候;早晨:旦暮。旦夕。通宵达旦。枕戈待旦。2.(某一)天:一旦。元旦。3.姓。4.戏曲角色,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区别。5.旦尼尔的简称。旧时的纤度单位,9000米长的天然丝或化学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1旦=1/9特。旧称(dài)。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你别说,“旦暮入地”这成语乍一听挺唬人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形容时间紧迫或生命无常。比如老张最近总念叨:“这项目旦暮入地也得赶完,客户后天真要来验收了。”你看,这可不是在说生死大事,而是用夸张手法强调工作任务的紧迫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火烧眉毛”有啥区别?哎您可问到点子上了!虽然都表示急迫,但“旦暮入地”自带点文绉绉的古典味,特别适合用在正式场合。就像上周社区讲座里,李教授拿着保温杯慢悠悠说:“气候变化这事旦暮入地要重视,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这话既庄重又有文化底蕴,比直说“赶紧行动”可高明多了。

说到实际应用,我倒觉得现代人用得有点拘谨。前些天见实习生小王加班,他自嘲:“我这方案旦暮入地改不完,头发都要掉光了。”您瞧,年轻人用起来反而多了几分幽默感。其实成语就该活学活用,没必要端着架子——语言嘛,本来就是给人服务的工具。

要我说,这个成语最妙的是那种时间飞逝的意境。就像上周同学聚会,老班长举着酒杯感叹:“咱们毕业那会儿的事,旦暮入地竟过去二十年了。”这话一出,满屋子唏嘘声。您发现没?这种表达既文雅又戳心窝子,比直说“时间过得真快”有味道多了。

说到底,语言就像活水,关键要流得动、用得活。下次遇到急事想吐槽,不妨试试“旦暮入地”这说法。不过得提醒您,用多了容易显得老气,偶尔甩出来才有惊艳效果。记住啊,语言表达这事,讲究的就是个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