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ù dì wú mén

成语解释: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与“上天无路”连用

繁体字形:入地無門

英文翻译:in desperate straits

入地无门的意思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成语评论

入地无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想钻进地里都找不到门”,用来形容人陷入极度困境、完全找不到解决办法的状态。举个例子:老张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合作伙伴跑路,银行贷款催得紧,他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感觉自己真是“入地无门”。这时候问题来了——这种处境真的毫无转机吗?其实未必,许多企业家都是经历类似绝境后触底反弹的。

再比如,小王刚毕业时投了上百份简历都石沉大海,房租都快交不起了。有天他蹲在出租屋楼下啃馒头,觉得自己“入地无门”,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了心仪公司的面试电话。这里有个思考点:成语描述的到底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感受?仔细想想,更多时候是我们被焦虑蒙蔽了眼睛,暂时看不到其他可能性。

有个历史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明朝商人李大有遭遇土匪劫货,被困在山洞里三天三夜,当时真叫“入地无门”。但他在洞壁摸到湿滑的青苔,顺着水迹竟挖出了地下暗河,反而因祸得福找到条新商道。这故事让我想到:所谓绝境,常常藏着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关键要保持头脑清醒。

现代人遇到“入地无门”的情况,其实比古人多了很多求助渠道。就像上周邻居家孩子误吞玩具,半夜急诊室爆满,家长急得团团转时,突然想起社区互助群里有位儿科医生。可见在信息时代,真正的困境可能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主动寻求帮助,而不是真的无路可走。

有人会问: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太消极?我倒觉得它更像面镜子,照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状态。与其说它描述现实,不如说提醒我们要警惕陷入思维死胡同。下次觉得自己“入地无门”时,不妨试试把问题拆解成小步骤,或者换个角度观察——就像迷路时打开手机地图,出路可能就在转角处。

入地无门的造句

  1. 造句 如果人生如水,该是多么写意。当一个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时,理想的翅膀能帮你飞翔,坚强的性格能帮你开路。
  2. 造句 在这一片原始森林中迷路,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3. 造句 但此时,杨枫却是甚为苦恼,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无处可逃。
  4. 造句 告地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5. 造句 到了这个时候,马威才明白什么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中绝望的滋味,没被逼到一定程度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6. 造句 告地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农民的饭碗谁来保护。
  7. 造句 现在被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后面黑色巨蟒已经追过来,聂远一咬牙窜进了湖里。
  8. 造句 痴是病。至少是病态,把自己臆想的东西强加于自己,断断续续加压,徒增烦恼,是自己和自己没完没了的追赶和厮杀,到最痴时,前无道路后有追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9. 造句 突然间,就在这时,两道寒光急袭而来,锁定住秦朗的身子,使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唯有一死。
  10. 造句 犹如桃花之林当中狂风骤起,密不透风,天上地下,全部被掌影所笼罩,让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仿佛周围周围的的整个天地全部都被掌影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