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xiào zhī zǐ
成语解释:不孝顺的子孙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多用于自谦
繁体字形:不孝之子
英文翻译:Unfilial son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孝:1.孝顺:孝子。尽孝。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3.丧服:穿孝。戴孝。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哎哟,说到“不孝之子”这词儿,大家可能觉得挺扎心的。但咱先别急着下结论,先掰扯掰扯这成语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子女不孝顺父母,甚至做出让长辈寒心的事儿。比如说,老王家的儿子明明赚了大钱,却连老父亲生病住院都不肯掏一分钱,村里人背后都摇头说:“这真是个不孝之子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有些人会变成“不孝之子”呢?要我说啊,这事儿可能得从两头看。一方面是教育缺失,比如从小被宠坏了,把父母的付出当理所当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生活压力太大,就像隔壁张婶家那小子,在外打工累成狗,自己都顾不上,结果被误会成不孝顺。当然咯,这可不是开脱的理由,再忙也得常回家看看嘛。
举个活生生的例子,电视剧里常见那种情节:老太太大冬天拄着拐杖给儿子送饺子,儿子却因为工作忙连门都不让进。这种场景虽然夸张,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啊!这时候观众就会拍大腿:“哎妈呀,这不孝子真该天打雷劈!”不过话说回来,现实里更多是温水煮青蛙式的不孝,比如长期冷落父母,连个电话都懒得打。
您可能要问了:“那怎么避免养出不孝子呢?”依我看啊,关键得从小培养感恩的心。就像我二舅教育孩子那招儿,每年寒暑假都让孩子跟着去工地搬砖,亲身体验父母挣钱的辛苦。这招儿虽然土,但管用!孩子后来考上大学,第一个月打工工资全给家里换了新电视。所以说啊,孝顺这事儿得靠言传身教。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也不容易。房价高、996、育儿压力大,有时候真不是故意不孝顺。就像我同事小刘,天天加班到半夜,自己都吃不上热乎饭,哪还有精力照顾老人?这时候就得互相理解了。父母多体谅孩子的难处,子女也要学会“见缝插针”式尽孝,比如抽空视频几分钟,网购点保健品啥的。
说到底,“不孝之子”这顶帽子不能随便扣。有些看似不孝的行为,背后可能是代际沟通的鸿沟。就像我爷爷总抱怨我爸不陪他下棋,其实是我爸手抖端不住棋子了。后来换成打扑克牌,爷俩又能乐呵呵玩一下午。您瞧,换个方式相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唠叨句掏心窝子的话:孝顺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与其纠结是不是“不孝之子”,不如多创造些温暖的相处时光。就像春天该播种就得播种,等到秋收时节,自然能收获亲情的硕果。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