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jiàn jīng zhuàn
成语解释: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
成语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名气,不大为人所知
繁体字形:不見經傳
英文翻译:not authoritativ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传:[chuán]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4.传导:传电。传热。5.表达:传神。传情。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7.传染:这种病传人。8.姓。[zhuàn]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唠唠"不见经传"这个成语。你懂的,这词儿乍一听有点儿文绉绉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没被史书记载、没啥名气的玩意儿。比如说老张家祖传的秘制酱料,配方传了八代人,可地方志上连个影儿都没有,这不就是典型的"不见经传"么?
那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在人身上吧?"嘿,您可小瞧它了!上个月我在地摊上淘到个青花瓷碗,摊主非说是明代官窑的,结果专家一瞅:"这器型不见经传,顶多算晚清民窑仿品。"您瞧瞧,连物件儿都能用这个词形容。
话说回来,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见经传"反倒成了稀缺资源。就像我老家后山那片野茶园,县志里半个字没提过,可去年有个茶商偶然尝了,愣是说比名山古树茶还香。这事儿让我琢磨:有时候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未必就不是宝贝。
不过话分两头说,咱们也不能光看表面。前阵子有个网红餐厅吹得天花乱坠,结果被扒出菜单上的"百年祖传菜"根本不见经传,连他们村的老人都没听说过。所以说啊,甭管是人是物,关键还得经得起时间考验。
要我说,现在这世道,不见经传未必是坏事。就像我家楼下修车的老王头,方圆五里地谁不知道他手艺绝?可你要查百度地图,连个店名都搜不着。人家活得滋润着呢,天天哼着小曲儿拧螺丝,比那些整天忙着包装自己的"大师"实在多了。
说到底,成语就是个工具,关键看咱怎么使。下次见着个生面孔的艺术家,与其查他有没有上过美术史,不如直接看作品说话。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