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jiě yī dài
成语解释: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多指服侍病人
繁体字形:不解衣帶
英文翻译:Incomprehensible dress belt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哎,你听说过“不解衣带”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字面意思是“不脱衣服不解腰带”,但实际用来形容人特别辛苦或者长期坚持做某件事。比如有人照顾生病的家人,连续几天没休息,这时候就能用上这个成语啦!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现在还用得上吗?你别说,还真有!比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一整天不脱,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不解衣带”嘛?不过现在条件好了,大家更讲究劳逸结合,这种极端情况倒是少见了。
咱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王为了准备考研,整整三个月每天学习12小时,连周末都不休息。他舍友调侃说:“你这真是当代书呆子版不解衣带啊!”你看,成语用在这种带点幽默的场合反而更生动了。
不过依我看啊,现代社会讲究效率而不是苦熬。就像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与其“不解衣带”地硬扛,不如合理安排时间。不过话又说回来,关键时刻的坚持精神还是很重要的,你说对吧?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连游戏玩家都能用这成语!比如电竞选手集训时,连续十几个小时训练不休息,队友可能就会开玩笑:“哥几个这是要上演电竞版不解衣带啊?”你看,老成语在新场景里照样活灵活现。
说到底,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也得跟着时代往前走。虽然“不解衣带”原本带着点悲壮色彩,但用在今天这些新场景里,反而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关键是要用得恰当,别硬套就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唠句实在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远程办公、智能设备啥都有,真没必要像古人那样“不解衣带”地折腾自己。不过话说回来,偶尔为了重要目标拼一把,这种精神劲儿还是挺让人佩服的。毕竟啊,人活着总得有点值得较劲的事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