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ě yī bào huǒ
成语解释:见“解衣包火”。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解衣抱火
英文翻译:Take care of one's clothes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解衣抱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背后其实是一个生动的警示。比如有人想快速减肥,结果不吃饭只吃减肥药,最后身体垮了——这不就是典型的“解衣抱火”吗?明明想解决问题,反而用了更危险的方式。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人们总用这种自损的方法?”答案其实藏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里。当人太渴望快速见效时,就容易忽略基本逻辑。
再举个职场例子:小李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熬夜三天,结果感冒发烧耽误了工作。同事说他这是“解衣抱火”,用消耗健康换效率,反而拖累团队。这时候读者可能会疑惑:“难道努力也有错?”其实关键不在努力本身,而在于是否用可持续的方式解决问题。就像灭火时用水是对的,但抱着火源浇水只会烧伤自己。
我曾在工作中见过更隐蔽的“解衣抱火”。有个创业团队为了吸引投资,把产品功能堆砌到臃肿,结果用户体验差反而失去市场。这让我想到:当我们试图解决A问题时,是否在制造更大的B问题?成语提醒我们要警惕“以毒攻毒”式的解决方案,就像给漏水的水杯不停加水,不如先找到裂缝修补。
有人问:“现代社会还有必要学这种老成语吗?”观察直播带货乱象就能找到答案。某些主播为冲销量夸大宣传,最终因虚假广告被处罚,这就是现代版的“解衣抱火”。成语穿越千年依然鲜活,因为它直指人性中那个永恒的弱点——面对压力时,我们总想走捷径,却常在慌乱中选错工具。
与其说这是个需要背诵的成语,不如把它当作思考问题的镜子。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先停三秒自问:“我现在的方法,是在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在给问题添柴加火?”这种反思本身,或许就是避免“解衣抱火”的最佳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