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dào
  • zhǔ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dào zhǔ rén

成语解释:见“东道主”。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主人

繁体字形:東道主人

英文翻译:Host

东道主人的意思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东道主”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出自《左传》,原指接待宾客的主人,后来延伸为主办活动或会议的一方。比如朋友聚会时,负责组织的人常被称为“东道主”,既体现责任,也带有一份待客的诚意。

举个例子:公司年会在上海举办,上海分公司的小王主动承担场地安排和接待工作,同事们纷纷开玩笑说:“今年的东道主真靠谱!”这里既点明了主办方的身份,也暗示了大家对筹备质量的认可。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沿用至今?我认为它精准捕捉了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分工。当有人主动承担“主人”责任时,既给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也营造了归属感。就像社区组织跳蚤市场时,发起家庭总会提前备好桌椅、引导牌,这种主动姿态本身就是促进联结的纽带。

另一个例子: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作为东道主建造了“冰丝带”等先进场馆,还特别设计了无障碍设施。这种超越基本职责的用心,让成语有了新时代的注解——东道主不仅是空间提供者,更可以是文化传播者与创新示范者。

有人问:成为东道主需要哪些特质?观察发现,优秀的主办方往往具备两种能力。一是统筹规划的务实性,比如朋友聚餐时提前确认忌口、规划路线;二是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就像上周社区茶话会突然下雨,组织者立刻协调室内场地,还多准备了热饮。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东道主精神”正在发生有趣转变。过去可能更强调“主从关系”,现在则偏向“协作共创”。比如公司团建时,越来越多的东道主会设计互动环节,让参与者共同布置场地、策划游戏,这种转变让主客界限变得温暖而模糊。

当我们在异国旅行受到当地人热情接待,或是在行业论坛看到主办方精心准备的资料包,这些具体场景都在诠释“东道主”的文化厚度。它不仅是身份标签,更像一种流动的善意,提醒我们:主动承担与细致关怀,永远能创造超越预期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