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ū tíng zhǔ rén
成语解释: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
成语出处:《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谪(寇)准江淮间,谓退,除道州司马。同列不敢言,独王曾以帝语质之。谓顾曰:‘居停主人勿复言。’盖指曾以第舍假准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房东
繁体字形:居停主人
英文翻译:one's landlord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顺路到上海停了两天。汽车停在门口。2.妥帖:停妥。停当。3.总份数中的一份:十停儿有八停儿是坏的。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居停主人”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居住停留时的主人”,通常指代临时住所的提供者。比如旅行时借住朋友家,朋友一家便是你的居停主人。这个成语自带一种“短暂相遇却承载人情”的微妙感,像是旅途中的一盏灯,虽不长久却足够温暖。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去杭州出差,当地同事主动邀请他住在自己家。同事不仅准备了干净的客房,还抽空带他品尝地道杭帮菜。这时候,同事的角色就是典型的“居停主人”——既提供住所,又传递善意。这种关系里,主客双方的信任与默契往往比物质条件更重要。
有人会问:“为什么古代特别重视居停主人这个概念?”其实这和交通不便的历史背景有关。过去长途跋涉风险大,能遇到愿意收留的居停主人,有时甚至关乎生死。比如《水浒传》里林冲雪夜投宿,柴进对他的款待就展现了居停主人的侠义精神。
现代场景同样适用:我在云南徒步时,曾借宿过山间民宿。老板娘凌晨三点为我热姜茶驱寒,第二天还画了手写地图标注最佳观景点。这种超越商业交易的关怀,让“居停主人”的内涵从单纯提供住宿,升级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有趣的是:当代共享经济让居停主人的形态更多元。爱彼迎房东、沙发客接待者,甚至主动让出充电插座的咖啡馆顾客,都在用不同方式演绎这个古老角色。关键在于是否能在短暂的停留中,创造有温度的连接。
个人认为,居停主人的智慧在于把握“边界感”。好的居停主人像水——既包容客人的需求,又保持自身的生活节奏。去年接待来上海实习的学妹时,我特意在客厅留了备用钥匙和便利贴,既给予自由空间,又在她需要时随时提供帮助,这种“有距离的关怀”反而让双方更自在。
当我们谈论居停主人时,本质上是在探讨人与人的相处哲学。无论是借住一晚还是小住半月,主客之间那份将心比心的默契,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历经千年仍具生命力的原因。下次成为他人居停主人时,不妨试着在细节里多藏一份心意——可能是一盏留到深夜的玄关灯,也可能是冰箱上随手写的WiFi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