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ū
  • kuī
  • xiè
  • ji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iū kuī xiè jiǎ

成语解释: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丢盔卸甲

英文翻译:throw away everything when fleeing

丢盔卸甲的意思

丢: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盔:1.军人、消防人员等用来保护头的金属帽子:盔甲。钢盔。铝盔。2.(盔儿)形状像盔或半个球形的帽子:白盔。帽盔儿。

卸:1.把运输的东西从运输工具上搬下来:卸货。卸行李。2.把加在人身上的东西取下来或去掉:卸装。卸肩。3.把牲口身上拴的套解开取下来:卸牲口。4.把零件从机械上拆下来:拆卸。卸螺丝。5.解除;推卸:卸任。卸责。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成语评论

哎呦,说到“丢盔卸甲”这成语,你脑袋里是不是立马浮现出古代战场上士兵抱头鼠窜的画面?没错,这词儿本意就是形容打了败仗后,连铠甲和武器都丢了,只顾逃命的狼狈样。比如《三国演义》里张飞大闹长坂桥那段,曹军被吓得“丢盔卸甲,人仰马翻”,这场景简直像电影慢镜头一样生动!

不过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用在打仗的场景吗?当然不是!你看现在职场里,有人被老板怼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丢盔卸甲”地认怂,是不是也挺贴切?说白了,只要是被逼到绝境、不得不放弃抵抗的情况,都能拿这词儿来调侃两句。

话说回来,为啥人们总爱用“丢盔卸甲”来形容失败呢?嘿,这得说到它的画面感——铠甲代表防御,武器象征攻击,全丢了可不就是彻底认输嘛!不过我倒觉得,有时候主动“丢盔卸甲”反而需要勇气。比如创业失败时果断止损,总比硬撑着耗光家底强,你说对吧?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考前临时抱佛脚,结果看到试卷直接傻眼,最后“丢盔卸甲”地交了白卷。这时候咱们别光笑他,得想想怎么帮他重建信心。毕竟人生又不是单机游戏,输了一局还能重开嘛!

突然想到,现在年轻人常说的“躺平”算不算现代版“丢盔卸甲”?表面看都是放弃抵抗,但前者可能带着无奈,后者更多是主动选择。要我说啊,与其纠结输赢,不如学学壁虎断尾求生——该放手时就放手,说不定转角遇到新机遇呢!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们这代人压力山大,偶尔“丢盔卸甲”真不丢人。关键得学那打不死的蟑螂精神,今天狼狈逃跑,明天收拾收拾又是一条好汉。别忘了,历史上多少大人物都是先当逃兵,后来才逆风翻盘的!

丢盔卸甲的造句

  1. 造句 情况紧急,现在只能丢盔卸甲,以顾全大局了。
  2. 造句 这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也作“丢盔卸甲”。
  3. 造句 遭遇重创,丢盔卸甲,这群毫无组织的,由大学生、商人、零售店主和预备役军人组成的反叛军被打回原形。
  4. 造句 最终,城内的守军终究抵不过冲击,纷纷丢盔卸甲。
  5. 造句 士兵们面露惊恐之色,豕突狼奔,丢盔卸甲,仿佛西凉铁骑整军偷营,河内军已经一败涂地了似的。
  6. 造句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支援的保安们被打的丢盔卸甲,纷纷逃窜,这时,工人中有人喊出:“别让这帮**养的跑了,但凡穿制服的,一个不放过。
  7. 造句 败兵们闻言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丢盔卸甲,撒腿就跑。
  8. 造句 扬州守城的士兵丢盔卸甲,散勇们在城中民房里寻找藏身之地。
  9. 造句 可是,当他们迎面撞上有熊的队伍的时候,看着丢盔卸甲的族人,他们方才感到事情的严重。
  10. 造句 被追杀的三十余名士兵确实已筋疲力尽,一各个丢盔卸甲,有些人连武器都没有,等他们距离叶羽等人还有十米远的时候,终于被后面的宁国士兵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