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
  • diū
  • ku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jiǎ diū kuī

成语解释: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战败

繁体字形:棄甲丢盔

英文翻译:throw off all one's gear

弃甲丢盔的意思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丢: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盔:1.军人、消防人员等用来保护头的金属帽子:盔甲。钢盔。铝盔。2.(盔儿)形状像盔或半个球形的帽子:白盔。帽盔儿。

成语评论

弃甲丢盔”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丢盔弃甲”意思差不多,都用来形容战败逃跑时的狼狈样子。比如《三国演义》里,曹操赤壁之战被火攻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弃甲丢盔,四散奔逃”,连武器铠甲都顾不上了——这种画面感是不是特别强?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打仗早不用盔甲了,这个成语过时了吗?其实换个场景就能理解它的现代价值。比如公司年度项目突然被竞争对手反超,团队里有人开始“弃甲丢盔”:核心成员请假躲责任,项目经理乱改方案,这不就是当代职场版的溃不成军吗?

笔者觉得这个成语特别能揭示人性弱点。就像马拉松比赛里突然抽筋的选手,有人咬牙调整呼吸继续跑,有人却直接瘫坐路边“弃甲丢盔”。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到底选择当“弃甲派”还是“逆袭派”,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最终走向。

再举个反常识的例子。去年朋友创业失败,表面看他确实“弃甲丢盔”——办公室退租、团队解散。但后来才知道,他把省下的资金投入产品迭代,半年后带着升级版杀回市场。原来有时候暂时的战略撤退,反而能让“弃甲丢盔”变成以退为进的妙招。

当看到孩子做不出数学题摔笔哭闹时,家长别急着批评他“弃甲丢盔”。试着用这个成语当教育契机:“你看关羽败走麦城都没放弃,下次遇到难题咱们也当小勇士好不好?”成语不仅是历史碎片,更是鲜活的生活智慧。

弃甲丢盔的造句

  1. 造句 他没有弃甲丢盔,而是奋起直追,勤问苦学,在梦中都默记着操作流程。
  2. 造句 众官兵见主将已亡,那里还敢恋战,一个个弃甲丢盔,夺条生路逃命去了。
  3. 造句 猎猎风中,这血写的战书,让侵略者闻风丧胆,弃甲丢盔……
  4. 造句 吓得邓艾弃甲丢盔,撇了坐下马,杂在步军之中,爬山越岭而逃。
  5. 造句 那个曾经即使追我时也大言不惭胸有成竹的人,突然将自己放得很低,低到我差点儿弃甲丢盔,放下一切防备。米炎凉